搜索
首页 《东斋闷书》 古人议论好,善恶皆有补。

古人议论好,善恶皆有补。

意思:古人论爱好,善恶都有帮助。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东斋闷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读书已无效,何用转劳苦》以一种淡然的态度表达了对读书的看法。诗人似乎已经厌倦了无效的努力,开始质疑为什么还要继续这样辛苦地读书。然而,他并没有完全否定读书的价值,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轻松的方式来对待它。 “闲斋幸无事,日共古人语。”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读书环境,诗人庆幸没有繁忙的事情打扰,可以与古人进行对话。这里,“闲斋”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从容,“无事”则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而“日共古人语”则表达了诗人与古人的精神交流,他通过阅读古人的智慧,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古人议论好,善恶皆有补。”这句诗强调了古人言论的价值,无论是对善恶的评判,还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都有其独特的意义。诗人认为,从古人那里汲取智慧,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修养。 “舍此欲奚为,惟应睡满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除了读书之外,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他希望通过午睡来补充精力,以便更好地投入到读书中去。这里,“睡满午”不仅是一种休息方式,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淡然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看法和对生活的态度。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读书和思考,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提高自己的修养。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生活不仅仅是工作和学习,也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放松,以便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读书已无效,何用转劳苦。
闲斋幸无事,日共古人语。
古人议论好,善恶皆有补。
舍此欲奚为,惟应睡满午。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善恶

    读音:shàn è

    繁体字:善惡

    意思:(善恶,善恶)
    好坏;褒贬。
      ▶《楚辞•离骚》:“世幽昧以眩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善恶书于史册,毁誉流于千载。”
      ▶

  • 议论

    读音:yì lùn

    繁体字:議論

    英语:discussion

    意思:(议论,议论)

     1.谓评论人或事物的是非、高低、好坏。亦指非议,批评。
      ▶《史记•货殖列传》:“临淄亦海

  • 古人

    读音:gǔ rén

    繁体字:古人

    短语:猿人 原始人 原人

    英语:(n) people from ancient times

    意思:
     1.古时的人。
      ▶

  • 好善

    引用解释

    1.犹好尚。《周礼·夏官·合方氏》:“除其怨恶,同其好善。” 郑玄 注:“所好所善,谓风俗所高尚。”

    2.乐于为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子西 长而好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且説 耿婆 心好善,早间唸佛夜看经。”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舍缘豆》:“四月八日,都人之好善者,取青黄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