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潭澄见底,闲客坐开襟。
意思:小水潭清澈见底,熟悉客人敞开胸襟。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对小潭寄远上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宁静、清澈和内心的探索。每一句都描绘了一个独特的场景,并以此引出诗人的思考和感悟。
首句“小潭澄见底,闲客坐开襟”描绘了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潭,给人一种宁静和平静的感觉。而“闲客坐开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自己,他坐在小潭边,心情放松,敞开了胸襟。这里的“闲客”可能是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是指这位坐在潭边的人,他似乎是一个悠闲的旅人,享受着这份宁静。
“借问不流水,何如无念心?”这句诗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才能没有杂念和烦恼。诗人通过询问小潭是否流动来隐喻这个问题。小潭的清澈见底表明它没有杂念和烦恼,而“何如无念心?”则是在询问是否应该像小潭一样保持无念无欲的心态。
“彼惟清且浅,此乃寂而深。”这两句诗是对前面描述的回应。小潭清澈但并不深,这表明它没有过多的欲望和杂念;而它又深邃宁静,这表明它内心平静。这里的“清且浅”和“寂而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主题。
最后,“是义谁能答,明朝问道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困惑和寻求答案的愿望。他希望在明天能去道林寺寻找答案。这里的“道林寺”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净土,他希望在那里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答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小潭的清澈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欲望的反思。诗人的思考和感悟通过清澈的小潭得到了体现,同时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