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移筭山五杉归植里弟》 一丘一壑感归心,过尽青山几茂林。

一丘一壑感归心,过尽青山几茂林。

意思:一山一沟壑感心归,过尽青山几茂林。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移筭山五杉归植里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充满深情的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一丘一壑感归心”,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抒发了诗人的归心之情。一丘一壑,一山一水,无不触发诗人的情感,使其心生归意。 次句“过尽青山几茂林”,青山茂林,色彩鲜明,生机勃勃,诗人用极简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无尽的魅力。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经历了许多山水,感受了大自然的种种风情。 末两句“自载五杉如碧凤,欲看春雨舞庭阴”,诗人以五杉比喻碧凤,形象生动,极富想象力。五杉青翠欲滴,犹如碧凤翩翩起舞,欲看春雨在庭院的阴处起舞。这里的“舞”字用得极妙,既描绘了春雨的飘洒,又赋予了春雨生命和活力。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每个字、每个词都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才情和深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丘一壑感归心,过尽青山几茂林。
自载五杉如碧凤,欲看春雨舞庭阴。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一丘一壑

    引用解释

    1.《汉书·叙传上》:“渔钓於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后因以“一丘一壑”指退隐在野,放情山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明帝 问 谢鯤 :‘君自谓何如 庾亮 ?’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官準则,臣不如 亮 ;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一丘一壑,同 阮籍 於西山;一

  • 青山

    读音:qīng shān

    繁体字:青山

    意思:
     1.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四游记•玉

  • 一丘

    亦作“ 一邱 ”。1.一座小山。《汉书·叙传上》:“栖迟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唐 李白 《金门答苏秀才》诗:“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宋 黄庭坚 《复庵》诗:“归来一丘中,万事不改旧。” 清 顾炎武 《偶来》诗:“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老一邱。”
    (2).一座坟墓。 宋 范成大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之七:“几多螻蚁与王侯,往古今来共一丘。” 清 赵翼 《仙掌路》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