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日湖上访隐士》 镜湖三百顷,不似此湖滨。

镜湖三百顷,不似此湖滨。

意思:镜湖绵延三百顷,不像这个湖岸边。

出自作者[宋]徐玑的《夏日湖上访隐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烦暑何能避,孤舟访隐人》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隐逸生活的诗,同时也表达了对师长前辈的尊敬和对修身悟道的向往。 首联“烦暑何能避,孤舟访隐人”,诗人通过描绘孤舟访隐人的情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炎热天气的厌烦。这一联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世俗烦扰的厌恶和对清幽环境的向往。 颔联“水乡菱藕熟,晴野稻苗新”,诗人描绘了水乡的景象,菱藕成熟,稻苗新绿,一片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颈联“为学师前辈,谈空悟宿身”,诗人表达了对师长前辈的尊敬和对修身悟道的向往。诗人认为,学习应该以师长前辈为榜样,修身悟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达到心灵的宁静。 尾联“镜湖三百顷,不似此湖滨”,诗人通过对镜湖和隐居地的对比,表达了对隐居地的赞美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弃。这一联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和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对修身悟道的追求。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师长前辈的尊敬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烦暑何能避,孤舟访隐人。
水乡菱藕熟,晴野稻苗新。
为学师前辈,谈空悟宿身。
镜湖三百顷,不似此湖滨。
作者介绍 徐玑简介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永嘉四灵之一。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

关键词解释

  • 镜湖

    读音:jìng hú

    繁体字:鏡湖

    英语:Lake Jinghu

    意思:(镜湖,镜湖)
    古代长江以南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
      ▶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

  • 湖滨

    读音:hú bīn

    繁体字:湖濱

    造句:

  • 三百

    读音:sān bǎi

    繁体字:三百

    意思:《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