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中别宁公归西坞》 一上香台看落晖,沙村孤树晚依依。

一上香台看落晖,沙村孤树晚依依。

意思:一上香台看落晖,沙村一棵树晚依依。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山中别宁公归西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傍晚时分香台寺外景色的诗,通过描绘沙村孤树、青山老僧和寺钟送客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静谧山村的喜爱和对归家之情的抒发。 首句“一上香台看落晖”,诗人登上香台,看到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大地上的景象。这里巧妙地借用了“落晖”这一词汇,使得诗句富有动态感,描绘出夕阳西下的自然景象。同时,“一上”二字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独自一人,更增添了诗中的孤独感。 “沙村孤树晚依依”描绘了沙村边一棵孤独的树在傍晚时分依恋不舍的样子。这句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树赋予了人的情感,表现出树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老僧不出青山寺,只有钟声送客归”两句诗描绘了青山寺中老僧在寺院中静修,而只有寺钟送客归来的场景。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山村的静谧和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同时,“老僧不出”和“只有钟声”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村生活的向往,希望自己也能过上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描绘香台寺傍晚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村静谧生活的喜爱和对归家之情的抒发。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香台,看到夕阳西下,表现出孤独和思乡之情;而沙村的孤树和青山寺的钟声又增添了诗中的静谧和美好之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自然之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上香台看落晖,沙村孤树晚依依。
老僧不出青山寺,只有钟声送客归。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沙村

    读音:shā cūn

    繁体字:沙村

    意思:
     1.沙滩边或沙洲上的村落。
      ▶唐·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诗:“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唐·孟郊《独宿岘首忆长安故人》诗:“江城与沙村,人语风

  • 依依

    读音:yī yī

    繁体字:依依

    短语:招展 回荡 高扬 飞扬 飘 袅袅 飘荡 飘忽 飘动 飘摇 飘扬 飘洒 飞舞

    英语:reluctant to leave

    意思

  • 一上

    引用解释

    1.谓一次登临。 南朝 梁 何逊 《拟古三首联句》之一:“家本青山下,好上青山上。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悵。” 唐 杜甫 《上白帝城》诗之一:“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 唐 皮日休 《吴中言情寄鲁望》诗:“古来傖父爱 吴 乡,一上 胥臺 不可忘。”

    2.犹言一层、一重。 宋 邵雍 《寒夜吟》:“天加一上寒,我添一重被。”

  • 香台

    读音:xiāng tái

    繁体字:香檯

    解释:1.烧香之台。佛殿的别称。

    造句:

  • 看落

    读音:kàn luò

    繁体字:看落

    意思:预测市场价格下跌。
      ▶曹禺《日出》第二幕:“李:‘您自然是看涨。’潘:‘我买进,难道我会看落?’”

    解释:1.预测市场价格下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