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意思:棘门灞上只是儿戏,李牧廉颇没有再讨论。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白沟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是一首描绘边疆生活的诗,通过对送迎蕃使的描绘,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的感慨。
首联“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直接点明诗的主题和背景,白沟河是边疆地区的一条河流,是蕃地的象征,每年都要迎接和送离蕃使,这种送迎活动象征着边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颔联“蕃使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描绘了边疆生活的另一面,蕃使常来这里射狐兔为乐,而汉兵却因为边疆的特殊环境不得不传递烽火来报警。这里表现出边疆生活的艰苦和危险。
颈联“万里锄耰接塞垣,幽燕桑叶暗川原”则描绘了边疆的广袤和荒凉,士兵们在这里开垦土地,接连着边疆,幽燕桑树下的桑叶把整个原野都覆盖了,表现出边疆的荒凉和艰苦。
尾联“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感慨。棘门灞上是指汉代两个军营的所在地,这里用来比喻蕃使在边疆的停留地。这里表达了对当时边防将领的无能和不作为的批评,同时也对那些曾经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如李牧、廉颇表示了怀念和惋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送迎蕃使的描绘,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的感慨,同时也对当时的边防将领的无能和不作为表示了批评和反思。这种对现实的关注和对历史的反思,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