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日醉吟》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意思:一个是州司马,出现三年重阳。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九日醉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是一首对人生感慨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 首联“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作者以菊花的无情来反衬自己的有恨,表达出一种无奈和凄凉。颔联“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作者在重阳节时被贬为州司马,这是他第三次在这个节日看到菊花黄,而自己却无能为力。颈联“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剑匣中充满了尘埃,笼禽被关在笼子里,无法自由飞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无奈。尾联“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作者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像王绩一样,以醉酒为乡,忘却世间的烦恼和忧愁。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无奈。作者通过菊花、剑匣、笼禽等意象,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王绩的敬仰和向往,这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由和乡愁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有感染力的诗篇。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人生感慨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乡愁的追求。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司马

    读音:sī mǎ

    繁体字:司馬

    英语:sima

    意思:(司马,司马)

     1.官名。相传少昊始置。
      ▶周时为六卿之一,曰夏官大司马。掌军旅之事。
      ▶汉武帝·元狩四年

  • 重阳

    读音:chóng yáng

    繁体字:重陽

    英语:superposed [WTBX]yang[WTBZ]

    意思:(重阳,重阳)

     1.指天。
      ▶《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

  • 州司

    读音:zhōu sī

    繁体字:州司

    意思:犹州官。
      ▶晋·李密《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宋·苏轼《论高丽第一状》:“臣欲于此僧状后判云:‘州司不奉朝旨,本国又无来文,难议投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