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萦心曲,空花浥泪痕。
意思:乔木萦绕心曲,空花沾湿泪痕。
出自作者[宋]虞俦的《挽吴公祥承事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过高阳时,尝登通德门。》是一首对高阳故都的怀旧之诗,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故都典刑的敬仰。
首两句“昔过高阳时,尝登通德门。”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高阳故都的时候,曾经登临通德门,这是对过去时光的追溯。高阳故都是诗人成长、生活过的地方,通德门则是他曾经登临的地方,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记忆。
“敢违乡党敬,尚想典刑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阳故都和通德门的敬仰之情,他不敢违背乡党的敬意,同时也对故都的典刑存有深深的怀念。这里的“典刑”指的是过去的典范和标准,是对高阳故都的敬仰和怀念的体现。
“乔木萦心曲,空花浥泪痕。”诗人通过描绘乔木和空花,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无法忘怀的情感。乔木象征着过去的记忆,空花则代表了虚无和幻灭,也象征着过去的欢乐和痛苦都已经成为了过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割舍的情感。
最后两句“定应归净土,何必赋招魂。”诗人认为自己应该归于净土,没有必要再写招魂之辞。这里的“净土”指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是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认为自己已经深深地怀念了过去,也深深地理解了过去的痛苦和欢乐,因此他应该归于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没有必要再写招魂之辞。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高阳故都和通德门的敬仰之情。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感受到了他对过去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