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城上》 城上冬冬鼓,朝衙复晚衙。

城上冬冬鼓,朝衙复晚衙。

意思:城上冬季冬季鼓,朝廷又晚衙衙。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城上》

全文赏析

这首诗《城上冬冬鼓,朝衙复晚衙。为君慵不出,落尽绕城花》是一首描绘古代城市生活和情感的诗。它通过描述城门上的鼓声、衙门的日常工作和主角因某事而懒于外出,看着城市中的花朵凋零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首句“城上冬冬鼓,朝衙复晚衙”点明了城市生活的节奏,通过鼓声来划分一天的日常活动,早晨和晚上都有固定的时间。这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古代城市生活的画卷,充满了秩序和规律。 “为君慵不出”一句,诗人通过主角的慵懒,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困扰或失落,使他懒于外出。这使得读者对主角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兴趣,引发了读者的想象。 “落尽绕城花”一句,诗人通过描绘花朵的凋零,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不仅是对季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无常的隐喻。花朵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而城市的空旷则暗示了主角内心的空虚和失落。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古代城市生活的画面,并通过主角的慵懒和花朵的凋零,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哀愁。这种哀愁和无奈,既是对生活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代城市生活和主角的情感状态,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引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城上冬冬鼓,朝衙复晚衙。
为君慵不出,落尽绕城花。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冬冬

    读音:dōng dōng

    繁体字:冬冬

    意思:(参见鼕鼕)
    象声词。
      ▶唐·白居易《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怅然感怀因以此寄》诗:“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
      ▶宋·陆游《二月二十四日作》诗:“棠梨花开社酒

  • 晚衙

    读音:wǎn yá

    繁体字:晚衙

    意思:旧时官署长官一日早晚两次坐衙,受属吏参拜治事。傍晚申时坐衙称晚衙。
      ▶唐·白居易《夜归》诗:“逐胜移朝宴,留欢放晚衙。”
      ▶《南宫词纪•玉包肚•<题情>之二》:“绿窗低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