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四次韵张耒学士病中》
稍觉新霜试松竹,未应寒雨败梧蕉。
稍觉新霜试松竹,未应寒雨败梧蕉。
意思:
渐渐觉得新霜试松竹,不应寒雨打芭蕉?。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四次韵张耒学士病中》
全文赏析
【原题】: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四次韵张耒学士病中二首之二
相关句子
松竹于学机相触,学成终不负松竹。
-- 出自《寄题左叔宝昆仲松竹书院》作者:[宋]曾丰
连云松竹。
-- 出自《清平乐·连云松竹》作者:[宋]辛弃疾
〉松竹相披靡。
-- 出自《将还江州子瞻相送至刘郎洑王生家饮别》作者:[宋]苏辙
武夷松竹,落日鸣蝉。
-- 出自《朱文公像赞》作者:[宋]白玉蟾
松竹且悲吟。
-- 出自《拟咏怀诗 一》作者:[南北朝]庾信
松竹满、芰荷香。
-- 出自《太常引 丙戌旧韵,寄紫清真人》作者:[元]许有壬
松竹满、芰荷香。
-- 出自《太常引 丙戌旧韵,寄紫清真人》作者:[元]许有壬
稍觉转蓬多。
-- 出自《昭君辞》作者:[南北朝]沈约
稍觉偏颇便改正。
-- 出自《洞仙歌 示门人》作者:[元]王丹桂
行行出西郊,稍觉嚣尘远。
-- 出自《游延福寺》作者:[宋]赵曾頀
稍觉因情难供,恁殛恼。
-- 出自《八六子·如花貌》作者:[宋]柳永
闲谈胜服药,稍觉有心情。
-- 出自《病中友人相访》作者:[唐]白居易
稍觉天籁清,自伤人世促。
-- 出自《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作者:[唐]权德舆
稍觉离家远,乡音一半讹。
-- 出自《缙云县宿》作者:[宋]赵师秀
烟云借光景,稍觉含秀色。
-- 出自《舟行过昭化望远山秀色柬幕中诸丈》作者:[宋]程公许
愁鬓点新霜。
-- 出自《南乡子·归梦寄吴樯》作者:[宋]陆游
山路险,新霜滑。
-- 出自《塞孤》作者:[宋]柳永
翠帘昨夜新霜。
-- 出自《清平乐·小山丛桂》作者:[宋]刘敞
夹衣晨起怯新霜。
-- 出自《朝中措·夹衣晨起怯新霜》作者:[元]元好问
新霜粲、一帘灯影。
-- 出自《夜行船·蛩老无声深夜静》作者:[宋]周密
照壁诗无恙,当轩竹未疎。
-- 出自《过水寺》作者:[宋]赵蕃
池鱼犹聚,庭看竹未稀。
-- 出自《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作者:[宋]方回
老竹未萌笋,繁花如雪开。
-- 出自《寄杜仲观》作者:[宋]贺铸
庭竹未抽萌,酴醾将覆架。
-- 出自《苦雨》作者:[宋]张耒
结构因坟籍,檐前竹未生。
-- 出自《李常侍书堂》作者:[唐]无可
后陇竹未断,前坡花已妍。
-- 出自《石头田》作者:[宋]方回
节应寒灰下,春生返照中。
-- 出自《春六十韵》作者:[唐]元稹
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 出自《拟沈下贤》作者:[唐]李商隐
今番桂影,也应寒重,不放新弯。
-- 出自《眼儿媚·惨云愁雾罩江天》作者:[宋]无名氏
松竹未应寒改操,龙蛇有喜蛰存身。
-- 出自《谢诸友见和》作者:[宋]胡寅
诗句原文
尘垢污人朝复朝,病中吟啸夜方遥。
长空雁过疑相答,虚幌萤飞坐恐烧。
稍觉新霜试松竹,未应寒雨败梧蕉。
从来百链身如剑,火灭重磨未遽销。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松竹
读音:
sōng zhú
繁体字:
鬆竹
意思:
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梁元帝《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
▶《南史•张沖传》:“房长渝谓孜曰:‘前
松竹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