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曲江有感》 遇酒逢花还且醉,若论惆怅事何穷?

遇酒逢花还且醉,若论惆怅事何穷?

意思:遇到酒逢花回来并且喝醉了,若论惆怅事怎么穷?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曲江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诗描绘了一个老翁在春风万里的花海中醉酒的场景,借此表达了人生苦短、应该及时行乐的积极心态。整首诗情境优美,意境深远,同时又充满了对生活的真挚热爱和豁达态度。 首句“曲江西岸又春风”,用“又”字点出时间的更替,说明春天再次来临,曲江西岸又沐浴在春风之中。这一句简洁明了,为读者描绘出一幅春风吹拂、生机盎然的景象,同时也引出了下文。 次句“万树花前一老翁”,在繁花似锦的景象中,添加了一位老翁的形象,形成了美好的画面感。“万树花前”与“一老翁”形成数量上的对比,强调了老翁的孤独,同时也突出了春天的繁荣与生命的短暂。 末两句“遇酒逢花还且醉,若论惆怅事何穷?”表达的是老翁的态度。遇酒逢花,便尽情享受,醉生梦死,因为生活中令人惆怅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这两句诗透露出一种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豁达态度,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老翁的醉酒,借此表达了人生应该及时行乐的积极心态,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真挚热爱和豁达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曲江西岸又春风,万树花前一老翁。
遇酒逢花还且醉,若论惆怅事何穷?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何穷

    读音:hé qióng

    繁体字:何窮

    意思:(何穷,何穷)
    无穷,无数。
      ▶唐·杜牧《柳》诗:“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唐·李郢《鹅儿》:“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何穷散乱随新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