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对雪寄杜使君》 遥思郢中曲,句句出冰壶。

遥思郢中曲,句句出冰壶。

意思:远思郢中曲,句出冰壶。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夜对雪寄杜使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雪的美丽和它的象征意义。 首先,诗的开头“片片含天意,纷纷势莫拘。洒于诸瑞后,忧恐一冬无。”就展现出雪的美丽和神秘。雪花片片,仿佛带着天空的寓意,纷纷扬扬,却无拘无束。它们降落在各种瑞兽的身后,仿佛预示着冬天即将来临的丰收和富饶。 “鹤凚声偏密,风焦片益粗。”这两句描绘了雪中的环境,雪花在寒风中显得更加粗大,而鹤的鸣叫声也因为寒冷而变得更为密集。这种环境渲染出一种寂静而冷峻的气氛,使人感到雪的威力。 “冷牵人梦转,清逼瘴根徂。”这两句描绘了雪的另一个特点,即它的清凉和驱散瘴气的功能。雪花带来的清凉使人更易入睡,同时也驱散了瘴气的存在,给人带来一种清新的感觉。 “扫径僧倾笠,为诗士弃炉。”这两句描绘了雪中的另一种景象,即扫径的僧人倾笠扫雪,以及诗人因雪而抛弃火炉。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雪的魅力。 “桥高银螮蝀,峰峻玉浮图。”这两句则描绘了雪中桥和高山的美丽景象,如同银子般的桥和高峻如玉的山峰,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最后,“盈尺何须问,丰年已可□。”这两句直接点出了雪与丰收的关系,无需多问,盈尺的雪已经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而“遥思郢中曲,句句出冰壶。”则以一种悠远的情感结尾,使人对雪的美丽和神秘产生无限的遐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雪的美丽、神秘和象征意义。它不仅描绘了雪的景象,也表达了人们对雪的深深情感和无尽的遐想。这是一首非常值得欣赏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片片含天意,纷纷势莫拘。
洒于诸瑞后,忧恐一冬无。
鹤凚声偏密,风焦片益粗。
冷牵人梦转,清逼瘴根徂。
扫径僧倾笠,为诗士弃炉。
桥高银螮蝀,峰峻玉浮图。
盈尺何须问,丰年已可。
遥思郢中曲,句句出冰壶。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冰壶

    读音:bīng hú

    繁体字:冰壺

    英语:curling stone; curling; curling stone

    意思:(冰壶,冰壶)

     1.盛冰的玉壶。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语本

  • 遥思

    读音:yáo sī

    繁体字:遙思

    意思:(遥思,遥思)

     1.思念处在远方的人或相隔已久的事。
      ▶《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汉·蔡邕《述行赋》:“并日夜而遥思兮,宵

  • 郢中

    读音:yǐng zhōng

    繁体字:郢中

    意思:郢都。借指古楚地。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史记•楚世家》:“﹝齐﹞相曰:‘不可,郢中立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