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戴良辅药者归城郛》 一生百病都好去,不但膏肓驱二竖。

一生百病都好去,不但膏肓驱二竖。

意思:一个生百病都喜欢去,不只是膏肓驱赶两条竖。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送戴良辅药者归城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淋疾的描绘,淋疾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常导致人们痛苦不堪。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淋疾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君欲问淋疾,便是法外刑”,直接点明主题,淋疾就像是被法律制裁一样痛苦,给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接下来的诗句中,“刲剔备百毒,更以焰烹”,形象地描绘了淋疾的痛苦程度,如同被割、被刺、被烧等种种痛苦,让人不忍卒读。 “王皇夜半敕六丁,押差戴君为药丞”,这里运用了神话的元素,形容淋疾如同神明般的存在,让人无法抵抗。 “倒囊剌手探玉札,一洗愁肺永雪清”,这里用“玉札”代指治疗淋疾的药物,形象地描绘了病人寻求治疗的艰辛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淋疾的痛苦和病人对治疗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医者的敬意和对医学的赞美。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将淋疾的痛苦和医者的伟大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医学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淋疾的痛苦和医者的伟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欲问淋疾,便是法外刑。
刲剔备百毒,更以焰烹。
王皇夜半敕六丁,押差戴君为药丞。
倒囊剌手探玉札,一洗愁肺永雪清。
一生百病都好去,不但膏肓驱二竖。
寄言仲景与安常,古今何代无医王。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膏肓

    读音:gāo huāng

    繁体字:膏肓

    英语:kao huang

    意思:
     1.古代医学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膈膜之间为肓。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

  • 不但

    读音:bù dàn

    繁体字:不但

    短语:不独

    英语:not only ( ... but also ... )

    意思:连词。不仅,不只是。常表示递进。用在复句的上半句里,下半句通

  • 一生

    读音:yī shēng

    繁体字:一生

    短语:百年 辈子 一辈子

    英语:all one\'s life

    意思:一辈子。
      ▶晋·葛洪《抱朴子•道意》:“余亲见所识者数

  • 百病

    读音:bǎi bìng

    繁体字:百病

    英语:all kinds of diseases and ailments

    意思:各种疾病。
      ▶《吕氏春秋•情欲》:“百病怒起,乱难时至。”
      

  • 二竖

    读音:èr shù

    繁体字:二竪

    英语:two children

    意思:(二竖,二竖)

     1.晋·葛洪《抱朴子•贵贤》:“二竖之疾既据而募良医,栋桡之祸已集而思谋夫,何异乎火起乃穿井,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