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咏吟》 老去无成齿发衰,年将七十待何为。

老去无成齿发衰,年将七十待何为。

意思:老去不成齿发衰,年近七十需要做什么。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自咏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老去无成齿发衰,年将七十待何为》是一首描绘老年生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年华老去、无所建树的无奈和感慨。 首句“老去无成齿发衰”直接点明作者已经步入老年,尽管在物质上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头发和牙齿也日渐衰弱。这句诗透露出一种苍凉和无奈,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于岁月流逝的深深感慨。 “年将七十待何为”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已经接近七十岁,却还没有找到新的目标和方向的困惑和迷茫。这种困惑和迷茫,也是许多人在老年阶段可能会遇到的,让人感到一种无力和迷茫。 “居常无病不服药,间或有怀犹全诗”则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作者经常身体健康,并不需要服药,只有在偶尔感到不适时才会用药。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的豁达和乐观,也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引水更怜鱼并至,折花仍喜蝶相随”则描绘了作者在生活中的一些乐趣。引水、折花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情,但是作者却从中找到了乐趣。这种乐趣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欣赏,也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满足和幸福感。 最后一句“平生积学无他效,只得胸中恁坦夷”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平生的反思。作者一生求学,但是没有其他的成就,只能胸怀坦荡地面对生活。这种反思体现了作者的谦虚和自省,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态度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老年生活的无奈和迷茫,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欣赏。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让我们对于老年生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去无成齿发衰,年将七十待何为。
居常无病不服药,间或有怀犹全诗。
引水更怜鱼并至,折花仍喜蝶相随。
平生积学无他效,只得胸中恁坦夷。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无成

    读音:wú chéng

    繁体字:無成

    英语:accomplish nothing

    意思:(无成,无成)

     1.没有成功;没有成就。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若其无成,君无

  • 何为

    读音:hé wéi

    繁体字:何為

    意思:(何为,何为)
    I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
       ▶《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刘稷﹞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

  • 老去

    读音:lǎo qù

    繁体字:老去

    意思:
     1.谓人渐趋衰老。
      ▶唐·杜甫《往在》诗:“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宋·欧阳修《赠王介甫》诗:“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明·汪

  • 齿发

    读音:chǐ fà

    繁体字:齒發

    英语:tooth and hair

    详细释义:牙齿与头发。三国?魏?缪袭?挽歌诗:『形容稍歇灭,齿发行当堕。』唐?白居易?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诗:

  • 衰年

    读音:shuāi nián

    繁体字:衰年

    意思:衰老之年。
      ▶唐·杜甫《泛舟送魏仓曹还京因寄岑参范季明》诗:“若逢岑与范,为报各衰年。”
      ▶宋·苏轼《次韵曾子开从驾再和》之一:“衰年壮观空惊目,崄韵清诗苦斗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