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吴兴墨妙亭》 六书体法从兹辨,二费声光遂不刊。

六书体法从兹辨,二费声光遂不刊。

意思:六书体法从这些辩论,两费名声就不修改。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寄题吴兴墨妙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件珍贵的古代书法遗物,通过对这件文物的细致赏析,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 首句“汉唐遗刻在江干”直接点明了诗中所述物品的来源和地点。汉唐遗刻,指的是汉唐时期的珍贵文物,在江干出土,意味着这件文物在江干的遗址中被发现。 “右史殷勤辑坠残”中的“右史”指的是古代史官,他们记录历史,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这句诗表达了他们在搜集、整理这些遗物时的艰辛和努力。 “剔去藓文人乍识,传来墨本字犹完”描绘了文物本身的景象。作者用“剔去藓”和“传来墨本”两个动作,生动地表现了文物被发掘、被记录的过程。同时,“字犹完”也表达了文物的原始性和珍贵性。 “六书体法从兹辨”中的“六书”是古人对汉字构造的分类,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这句诗表达了通过研究这个文物,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辨析六书的运用。 “二费声光遂不刊”中的“二费”指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献之和他父亲王羲之。他们被誉为书法界的“二王”,作品流传千古。这句诗表达了对他们的书法艺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这个文物将他们的书法精神传承了下来,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最后两句“何必临池苦萦思,燕间时得坐隅观”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生活的启示。作者鼓励我们去欣赏历史文物,去品味古代文化,去享受历史带来的启示和乐趣。不必像临池学书那样苦苦思索,随时随地都可以欣赏、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件珍贵文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视历史,享受生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唐遗刻在江干,右史殷勤辑坠残。
剔去藓文人乍识,传来墨本字犹完。
六书体法从兹辨,二费声光遂不刊。
何必临池苦萦思,燕间时得坐隅观。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书体

    读音:shū tǐ

    繁体字:書體

    英语:chirography

    意思:(书体,书体)

     1.字体。
      ▶《晋书•卫恒传》:“杜氏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
      ▶清·金农

  • 声光

    读音:shēng guāng

    繁体字:聲光

    英语:acousto-optic

    意思:(声光,声光)

     1.音容光彩。
      ▶唐·韩愈《答侯继书》:“行自念方当远去,潜深伏隩,与时

  • 六书

    读音:liù shū

    繁体字:六書

    短语:论语 红楼梦 易经 五经 天方夜谭

    英语:Hexateuch

    意思:(六书,六书)

     1.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的理

  • 体法

    读音:tǐ fǎ

    繁体字:體法

    意思:(体法,体法)
    诗文书画等的格局法式。
      ▶唐·张怀瓘《书断•蔡邕》:“工书,篆隶绝世,尤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今古。”
      ▶唐·贾耽《赋虞书歌》:“众

  • 从兹

    读音:cóng zī

    繁体字:從茲

    意思:(从兹,从兹)
    犹从此。
      ▶唐·杜甫《为农》诗:“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四游记•猴王得仙赐姓》:“自从盘古破鸿濛,开闢从兹清浊辨。”
      ▶清

  • 不刊

    读音:bù kān

    繁体字:不刊

    英语:unalterable

    意思:
     1.古代文书书于竹简,有误,即削除,谓之刊。不刊谓不容更动和改变。
      ▶汉·刘歆《答扬雄书》:“是县诸日月,不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