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郑佥判》 行山且不携诗卷,只许鸱夷载后车。

行山且不携诗卷,只许鸱夷载后车。

意思:行山并且不带来诗卷,只允许鸱夷载在后车。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次韵郑佥判》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十亩山园赋遂初》是一首描绘诗人对自己拥有一个拥有花丛和竹林的十亩山园的欣喜之情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不满。 首联“左花右竹了无余。择阴老我自麋鹿,甘带何人不蝍蛆。”描绘了诗人对拥有花丛和竹林的十亩山园的欣喜之情。这里,“左花右竹”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环境优美,充满生机;“了无余”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满足和享受。而“择阴老我自麋鹿,甘带何人不蝍蛆。”则表达了诗人选择这样的环境,是因为它像麋鹿一样适合自己,同时也甘愿被“何人不蝍蛆”这样的现实世界所包围。 颔联“佛社独容陶令醉,帝城难作子公书。”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不满。“佛社”象征着自由和包容,“陶令醉”则暗示着诗人对这种自由和包容的向往,但“帝城”则象征着现实世界的束缚和压力,“难作子公书”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压力的无奈。 颈联“行山且不携诗卷,只许鸱夷载后车。”则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方式。“行山”暗示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携诗卷”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随性和洒脱,“只许鸱夷载后车”则暗示着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拥有一个花丛和竹林的十亩山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不满。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自然和物质的淡泊态度,以及对生活的随性和洒脱的向往。这些情感和态度都通过诗人的描绘和表达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亩山园赋遂初,左花右竹了无余。
择阴老我自麋鹿,甘带何人不蝍蛆。
佛社独容陶令醉,帝城难作子公书。
行山且不携诗卷,只许鸱夷载后车。

关键词解释

  • 只许

    读音:拼音:zhī xǔ 五笔:kwyt

    只许的解释

    只允许(做某事)

    例句: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词语分解

    • 只的解释 只 (隻) ī 量词:一只鸡。 单独的,极少的:只身。片
  • 行山

    读音:xíng shān

    繁体字:行山

    意思:I
    行走于山地。
       ▶《周礼•考工记•轮人》:“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侔以行山,则是搏以行石也,是故轮虽敝不甐于凿。”
    II
    巡视山岳。

  • 后车

    读音:hòu chē

    繁体字:後車

    意思:(后车,后车)

     1.副车,侍从所乘的车。
      ▶《诗•小雅•绵蛮》:“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郑玄笺:“后车,倅车也。”
      ▶陆德明释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