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
意思:
山高路已经断,亭小膝盖屡次催促。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
全文赏析
原题: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登垂云亭饮参寥泉最后过唐州陈使君夜饮忠玉有诗次韵答之
相关句子
岩岩山高。
-- 出自《赠逸民诗 十一》作者:[南北朝]萧衍
路险兮、山高些。
-- 出自《水龙吟·听兮清珮琼瑶些》作者:[宋]辛弃疾
山高马不前。
-- 出自《饮马长城窟行》作者:[魏晋]陆机
柏山高,秋风高。
-- 出自《偈倾一百六十九首》作者:[宋]释智朋
今日山高江浅。
-- 出自《三姝媚》作者:[宋]王沂孙
永安龙溪,山高气清。
-- 出自《漳泉分地神篆》作者:[未知]未知
辇路已苍苔。
-- 出自《导引·鼎湖龙去》作者:[宋]无名氏
凌晨转时序,涂路已入浙。
-- 出自《五月五日至京口》作者:[宋]周文璞
山高路已穷,倏尔逢兰若。
-- 出自《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二峻极寺》作者:[宋]梅尧臣
玉关尘卷静,金微路已通。
-- 出自《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作者:[唐]袁朗
解珮去朝市,朝市路已迷。
-- 出自《和沈休文双溪八咏》作者:[明]戴良
南浦随花去,回舟路已迷。
-- 出自《南浦》作者:[宋]詹慥
买猪祭波神,入市路已绝。
-- 出自《昔游诗 其七》作者:[宋]姜夔
君举口不休,我听膝屡促。
-- 出自《忆李友叔皓三首》作者:[宋]陈淳
诗句原文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
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
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
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
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
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
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
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
使君坐无聊,狂客来不速。
载酒有鸱夷,扣门非啄木。
浮蛆滟金碗,翠羽出华屋。
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
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
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