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上诣远公庐,孤峰悬一径。

上诣远公庐,孤峰悬一径。

意思:上到远公庐,孤峰高悬着一个直径。

出自作者[唐]钱起的《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在山中漫步,欣赏着美丽的景色,体验着内心的宁静和与自然的和谐。 首句“向山看霁色,步步豁幽性”就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山间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他站在山顶,眺望着雨后初晴的山色,每一步都让他感到心旷神怡,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在了身后。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这两句描绘了夕阳下的山间景色,光线交错,流光溢彩,山峦清晰,一尘不染。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更是一种宁静、澄明的心境。 “石门有馀好,霞残月欲映”两句描绘了作者走过石门,看到霞光残照和即将西沉的月亮,进一步展现了山间的静谧和美丽。 接下来的“上诣远公庐,孤峰悬一径”两句描绘了作者找到了一个隐秘的路径,前往远公的庐舍。这里用“孤峰悬一径”来形容路径的险峻和幽深,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神秘和美丽。 “云里隔窗火,松下闻山磬”两句描绘了作者到达远公庐舍后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透过窗子可以看到云雾缭绕,听到山中的磬声。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客到两忘言,猿心与禅定”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禅定的理解和对客人的欢迎。客人到来时,他已经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就像猿猴一样与禅定合一。这表明他已经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间的美景和作者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的追求。它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内心的平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向山看霁色,步步豁幽性。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石门有馀好,霞残月欲映。
上诣远公庐,孤峰悬一径。
云里隔窗火,松下闻山磬。
客到两忘言,猿心与禅定。
作者介绍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关键词解释

  • 远公

    读音:yuǎn gōng

    繁体字:遠公

    意思:(远公,远公)
    晋高僧慧远,居庐山·东林寺,世人称为远公。
      ▶唐·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诗:“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宋·梅尧臣《访矿坑老僧》诗:“

  • 一径

    读音:yī jìng

    繁体字:一徑

    英语:straight; directly; straightaway

    意思:(参见一径,一迳)

    解释:①一条小路一径野花落,孤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