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明》 年年恼乱春风里,长避飞花拂路行。

年年恼乱春风里,长避飞花拂路行。

意思:年年恼乱春风里,长躲避飞花拂走。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清明》

全文赏析

这首诗《苦雾愁阴半日晴,薄寒轻暖过清明。年年恼乱春风里,长避飞花拂路行》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并表达情感状态的诗。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半日晴雨、清明节气以及春风吹拂下的飞花,营造出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氛围。 首句“苦雾愁阴半日晴”中,“苦雾”和“愁阴”描绘出一种阴沉、压抑的天气,而“半日晴”则暗示着短暂的晴朗。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引发读者对天气的关注和想象。 “薄寒轻暖过清明”一句,描述了清明节气的微妙变化,即时而寒,时而暖。这种描述既符合季节的规律,又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过清明”也暗示着春天的临近尾声,为后两句的“恼乱春风里”和“长避飞花拂路行”做了铺垫。 “年年恼乱春风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无奈。“恼乱”一词,不仅描绘了春风的动态,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无法抗拒春天的离去之情。 最后,“长避飞花拂路行”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告别方式——避开飘落的飞花,轻轻地拂过道路,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依依不舍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并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苦雾愁阴半日晴,薄寒轻暖过清明。
年年恼乱春风里,长避飞花拂路行。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飞花

    引用解释

    1.落花飘飞。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飘飞的落花。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茶客娶兴》:“你掩泪含羞辞别去,似飞花逐水悠悠,萧萧孤影向谁投。”

    3.比喻飘飞的雪花。 宋 苏辙 《上元前雪三绝句》之一:“不管上元灯火夜,飞花处处作春寒。”

    4.纺织时飞散的

  • 年年

    读音:nián nián

    繁体字:年年

    意思:每年。
      ▶《宋书•礼志二》:“成帝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陆仁《题金陵》诗:“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纳兰性德《卜

  • 春风

    读音:chūn fēng

    繁体字:春風

    英语:spring breeze

    意思:(春风,春风)

     1.春天的风。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

  • 恼乱

    读音:nǎo luàn

    繁体字:惱亂

    意思:(恼乱,恼乱)
    烦忧;打扰。
      ▶《百喻经•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复于后时遇恶知识恼乱不已,方还师所。”
      ▶唐·白居易《和微之十七与君别及陇月花枝之咏》:“别

  • 里长

    读音:lǐ cháng

    繁体字:裏長

    英语:borough chief

    意思:(里长,里长)
    一里之长。仿周代闾胥、里宰之制,后代或置或废,建制不一。
      ▶《墨子•尚同上》:“是故里长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