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四首》 薄收仅足了冬输,晚觉明农胜业儒。

薄收仅足了冬输,晚觉明农胜业儒。

意思:薄收集只够了冬季运输,晚觉明农胜业儒。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又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游野归来天欲雨,云边玉女屡投壶》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农事活动的生动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首联“游野归来天欲雨,云边玉女屡投壶”,诗人描绘了自己游历野外归来时,天色将雨,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云边有一位玉女在频繁投壶,增添了诗的意境和神秘感。 颔联“薄收仅足了冬输,晚觉明农胜业儒”,诗人表达了农事活动带来的满足感,虽然收成不多,但足够应付冬季的粮食需求,晚间看着农耕比读书更有意义。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农耕生活的价值。 颈联“稍喜尘清如□峒,更祈田熟似苏湖”,诗人对乡村的清新空气和丰收的期望表达了喜悦之情,希望田地里的庄稼成熟得像苏湖那样丰富。这里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尾联“小船杨柳阴中泊,大斗杏花深处沽”,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杨柳阴下的小船中停泊,在杏花深处的村庄里沽酒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闲适和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农事活动和乡村生活的生动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清新空气、丰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游野归来天欲雨,云边玉女屡投壶。
薄收仅足了冬输,晚觉明农胜业儒。
稍喜尘清如峒,更祈田熟似苏湖。
小船杨柳阴中泊,大斗杏花深处沽。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明农

    读音:míng nóng

    繁体字:明農

    意思:(明农,明农)
    尽力务农;劝勉农业。明,通“勉”。
      ▶《书•洛诰》:“兹予其明农哉。”
      ▶宋·刘克庄《水龙吟•辛亥安晚生朝》词:“纵擎天力倦,明农心切,先还

  • 业儒

    读音:yè rú

    繁体字:業儒

    意思:(业儒,业儒)
    以儒学为业。
      ▶唐·戴叔伦《南野》诗:“家世素业儒,子孙鄙食禄。”
      ▶鲁迅《坟•我之节烈观》:“直到宋朝,那一班‘业儒’的才说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薄收

    读音:bó shōu

    繁体字:薄收

    意思:收成不好。
      ▶宋·范成大《冬舂行》:“去年薄收饭不足,今年顿顿炊白玉。”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吴·越之田,苦于赋役之困累;齐·晋之田,苦于水旱之薄收;可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