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归省因又箴之》 正堪镫火亲书卷,莫遣尘埃染客衣。

正堪镫火亲书卷,莫遣尘埃染客衣。

意思:正好鉴火亲书卷,不要让尘埃染客衣。

出自作者[宋]高翥的《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归省因又箴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别君三见雁南飞,梦裹相逢觉又非。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是表达了离别和思乡之情。 首联“别君三见雁南飞,梦裹相逢觉又非。”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看到大雁南飞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同时,梦中的相逢醒来却发现只是幻觉,暗示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颔联“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书信的期待和思念。书信的送达不知何时能到达,而人却已经回来询问何时归来,这种矛盾的心理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颈联“正堪镫火亲书卷,莫遣尘埃染客衣。”表达了作者在等待书信的过程中,可以借着灯火读书,不要让旅途的尘埃弄脏了客人的衣服,暗示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 尾联“二老倚门知已久,交情於此亦依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父母的关心,同时也表达了两人之间的友情深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思念、期待、关心等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友人父母的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别君三见雁南飞,梦裹相逢觉又非。
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
正堪镫火亲书卷,莫遣尘埃染客衣。
二老倚门知已久,交情於此亦依依。
作者介绍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关键词解释

  • 书卷

    解释

    书卷 shūjuàn

    [volume] 书籍,因古时书籍多为卷轴形,所以叫书卷

    书卷不离手

    引用解释

    1.书籍。古代书本多作卷轴,故称为“书卷”。《南史·臧严传》:“孤贫勤学,

  • 尘埃

    读音:chén āi

    繁体字:塵埃

    短语:灰 埃 尘

    英语:mote

    意思:(尘埃,尘埃)

     1.飞扬的灰土。
      ▶《礼记•曲礼上》:“前有水,则

  • 镫火

    读音:dèng huǒ

    繁体字:鐙火

    意思:(镫火,镫火)
    灯火。古代油灯的火头。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佛前镫火荧荧,老僧正在定中,令人肃然畏仰。”
      ▶清·阮元《小沧浪笔谈•邹县谒孟庙晚宿孟

  • 客衣

    读音:kè yī

    繁体字:客衣

    意思:指客行者的衣着。
      ▶唐·祖咏《泊扬子津》诗:“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夜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唐·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诗:“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