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僧之京师》 何以待归期,山中桂花色。

何以待归期,山中桂花色。

意思:为什么等待归期,山中桂花色。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送僧之京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都市繁华与自然山水的不同感受。 首句“皇城十二衢”,描绘了皇城的繁华景象,十二条大道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埃尘满香裓”则进一步描绘了城市中的喧嚣与尘埃,即使衣袍上满是香气,也难以抵挡灰尘的沾染。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城市的热闹与喧嚣,同时也暗示了城市中人们生活的繁忙与浮躁。 然后诗人发出“何以待归期”的疑问,表达了对这种城市生活的厌倦和期待回归自然的心情。最后以“山中桂花色”作为回答,让人想象到山中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环境,以及盛开的桂花,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归宿,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比城市与自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的热切期待,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超脱世俗的美学情趣。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语言生动而形象,使人产生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皇城十二衢,埃尘满香裓。
何以待归期,山中桂花色。
作者介绍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桂花

    读音:guì huā

    繁体字:桂花

    英语:(n) famous fragrant tiny white flowers produced on a osmanthus bush

    意思:亦作“桂华”。

  • 归期

    读音:guī qī

    繁体字:歸期

    英语:date of return

    意思:(归期,归期)

     1.归来的日期。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以

    读音:hé yǐ

    繁体字:何以

    短语:争 怎 怎么 焉 哪样 安 哪 怎样 何等

    英语:whence

    意思:
     1.用什么;怎么。
      ▶《诗•召

  • 花色

    读音:huā sè

    繁体字:花色

    短语:档 类 花样 部类 种类 项目 型 种 列 类别 品类 路 类型 色 品种

    英语:(n) variety; designs and colors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