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谬奉千龄日,欣陪十地初。
谬奉千龄日,欣陪十地初。
意思:
侍奉千年时间,很高兴陪十地开始。
出自作者[唐]李峤的《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全文创作背景
李峤的《奉和幸三会寺应制》的创作背景是:在景龙二年十月三日,唐中宗和皇太后驾临三会寺,按照大唐的礼俗,天子游行,会责令当朝的文武百官随同,并根据天子的意思奉命写文,以增添雅兴。李峤作为当时的朝臣,也参与了这次活动,并奉命创作了这首诗。
相关句子
祝千龄,借指
-- 出自《长寿乐·微寒应候[2]》作者:[宋]李清照
景运保千龄。
-- 出自《十二时/忆少年》作者:[宋]无名氏
八千龄。
-- 出自《春从天上来 寿张惟健五月十六日》作者:[元]宋*
千龄
-- 出自《寿史相》作者:[宋]陈郁
千龄运非偶。
-- 出自《瑞鹤仙·天基佳节後》作者:[宋]哀长吉
景贶福千龄。
-- 出自《十二时/忆少年》作者:[宋]和岘
顾惭青云器,谬奉玉樽倾。
-- 出自《献从叔当涂宰阳冰》作者:[唐]李白
生平梦不到浯溪,此日欣从使者来。
-- 出自《即事口占》作者:[宋]赵与无
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
-- 出自《乌程》作者:[唐]罗隐
方其出地初,一种根萌异。
-- 出自《题竹洲》作者:[宋]徐元杰
忆我心地初,与水同一几。
-- 出自《廉泉》作者:[宋]黄大受
戎马生郊日,贤人避地初。
-- 出自《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作者:[唐]张南史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
-- 出自《题元丹丘颍阳山居》作者:[唐]李白
回向空门旧,揩磨意地初。
-- 出自《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二》作者:[宋]晁补之
不惜暂游诣,情款地初终。
-- 出自《游仙四首》作者:[宋]曹勋
避地初尚走,吾家住瑞峰。
-- 出自《成父弟作书室于前山举予旧名堂日青毡以榜之》作者:[宋]赵蕃
悠然若有得,似我心地初。
-- 出自《子肃以古风见还诗轴颇述归田之乐次韵答之》作者:[宋]赵蕃
不从门地初,便许人物最。
-- 出自《送嘉仲兄赴永康宰》作者:[宋]李处权
诗句原文
故台苍颉里,新邑紫泉居。
岁在开金寺,时来降玉舆。
龙形虽近刹,鸟迹尚留书。
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馀。
天文光圣草,宝思合真如。
谬奉千龄日,欣陪十地初。
作者介绍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关键词解释
千龄
读音:
qiān líng
繁体字:
千齡
意思:
(千龄,千龄)
1.犹千年、千岁。极言时间久长。
▶《晋书•礼志上》:“方今天地更始,万物权舆,荡近世之流弊,创千龄之英范。”
▶唐·张九龄《奉
千龄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