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朗州崔员外与任十四兄侍御,同过鄙人旧居》 一辞御苑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

一辞御苑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

意思:一句御花园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长。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酬朗州崔员外与任十四兄侍御,同过鄙人旧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通过回忆过去居住的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等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句“昔日居邻招屈亭”描绘了作者过去的居住环境,招屈亭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可能寄托了作者对屈大夫的怀念。接下来“枫林橘树鹧鸪声”描绘了亭子周围的景象,枫林、橘树和鹧鸪声,这些自然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作者过去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第二句“一辞御苑青门去”则表达了作者离开故乡的悲凉之情,“御苑青门”可能指代作者曾经的重要位置和环境,而“去”则表达了离开的无奈和不舍。 接下来的两句“十见蛮江白芷生”和“自此曾沾宣室召”是对作者过去经历的描述,白芷生和宣室召都是象征着作者地位提升的事件,但“如今又守阖闾城”则表达了现在的困境和迷茫。 最后两句“何人万里能相忆,同舍仙郎与外兄”则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渴望得到帮助的期待。这里的“同舍仙郎与外兄”可能指的是作者的朋友和亲戚,他们在外界有着更大的影响力,能够给予作者帮助。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元素和象征元素,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日居邻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
一辞御苑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
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阖闾城。
何人万里能相忆,同舍仙郎与外兄。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御苑

    读音:yù yuàn

    繁体字:禦苑

    英语:imperial garden or pard

    意思:帝王家的苑囿。
      ▶唐·沈佺期《奉和洛阳玩雪应制》诗:“洒瑞天庭里,惊春御苑中。”
      ▶

  • 白芷

    读音:bái zhǐ

    繁体字:白芷

    英语:angelica dahurica

    意思:香草名。夏季开伞形白花,果实长椭圆形,根入药,有镇痛作用,古以其叶为香料。
      ▶《楚辞•招魂》:“菉苹齐叶兮,

  • 一辞

    引用解释

    1.犹一言。一句话或一个字。《淮南子·缪称训》:“胡通於一伎,察於一辞,可与曲説,未可为广应也。”《史记·孔子世家》:“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 子夏 之徒不能赞一辞。”《旧唐书·陆馀庆传》:“累迁中书舍人。 则天 尝引入草詔, 餘庆 惶惑,至晚竟不能措一辞。” 明 王守仁 《与安之书》:“今但取 朱子 所自言者表章之,不加一

  • 青门

    读音:qīng mén

    繁体字:青門

    意思:(青门,青门)

     1.汉·长安城东南门。本名霸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唿为“青门”或“青城门”。
      ▶《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霸城门。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