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腊月朔日纪怀十八韵》 雨泣鸣蛩地,云愁过雁天。

雨泣鸣蛩地,云愁过雁天。

意思:雨哭鸣蛩地,云愁过雁天。

出自作者[明]刘崧的《腊月朔日纪怀十八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居他乡的凄凉景象,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衮衮闲愁集,堂堂急景迁”直接点明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时光飞逝的感觉。颔联“残冬惟一月,旅寓向三年”则表达了诗人长久的漂泊之苦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颈联“霜入丝莼美,风掀锦树鲜”描绘了旅途中的美丽景色,但同时也暗示了战争和灾难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诗中多处运用比喻和象征,如“义山通鸟道,禾水涨蛟涎”中的“义山”指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这里以“通鸟道”喻指李商隐在异地他乡的艰难处境;“禾水涨蛟涎”则象征着战乱和灾难。 诗的尾联“疮痍浑未息,疫疠恐相煽。陇亩迟三白,山林负一廛。”表达了对战乱后人民疾苦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笔触细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局的忧虑,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衮衮闲愁集,堂堂急景迁。
残冬惟一月,旅寓向三年。
霜入丝莼美,风掀锦树鲜。
义山通鸟道,禾水涨蛟涎。
雨泣鸣蛩地,云愁过雁天。
川光寒不动,兵气惨相缠。
海上霞生燧,城边月应弦。
疮痍浑未息,疫疠恐相煽。
陇亩迟三白,山林负一廛。
感时何及矣,抚事独凄然。
胆落传新令,家贫食旧编。
依人惭野燕,恋子剧饥鸢。
席破门悬雨,庖空井掞烟。
踵山仍畏虎,蹐地祇怜蚿。
出感关途梗,居愁赋调煎。
鹿门那可问,桃水径须沿。

关键词解释

  • 云愁

    读音:yún chóu

    繁体字:雲愁

    意思:(云愁,云愁)
    指阴暗的天色。
      ▶隋·江总《赋得携手上河梁应诏》:“云愁数处黑,木落几枝黄。”
      ▶唐·独孤及《梦远游赋》:“顾兔呀以蚀月兮,天地闭而云愁。”<

  • 雨泣

    读音:yǔ qì

    繁体字:雨泣

    意思:
     1.泪下如雨。语本《诗•邶风•燕燕》:“瞻望勿及,泣涕如雨。”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延首叹息,雨泣交颈。”
      ▶唐·张说《为河内王作祭陆冀州文》:“救

  • 鸣蛩

    读音:míng qióng

    繁体字:鳴蛩

    意思:(鸣蛩,鸣蛩)
    即蟋蟀。
      ▶唐·钱起《晚次宿预馆》诗:“迴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宋·周邦彦《齐天乐》词:“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翦。”

  • 雁天

    读音:yàn tiān

    繁体字:雁天

    意思:指秋天。
      ▶唐·鲍溶《行路难》诗:“君今不念岁蹉跎,雁天明明凉露多。”
      ▶宋·陈造《香云寺》诗:“沉沉僧夜净,漠漠雁天寒。”
      ▶宋·文天祥《别谢爱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