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呈酿木兰春,江鲈白锦鳞。

呈酿木兰春,江鲈白锦鳞。

意思:呈酿木兰春,松江鲈鱼白锦鳞。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美食的诗,给人一种色香味俱全的感觉。诗中的“呈酿木兰春,江鲈白锦鳞”描绘了美食的材料和烹饪方法。“木兰春”可能是一种酿造的酒,增加了菜肴的香气。“江鲈”是鱼类,而“白锦鳞”形容鱼的鳞片像白色的锦缎一样,既美观又鲜美。 “玉盘聊下箸,初识紫丝蓴”则表现了诗人品尝这道菜肴的过程和感受。“玉盘”形容餐具精美,“聊下箸”则表现了诗人品尝前的期待和慎重。而“初识紫丝蓴”则是描述初次品尝这道菜肴的感受,其中“紫丝”可能是形容菜肴中的某种配料或调料,给人一种色香味俱全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食的材料、烹饪方法、品尝过程和感受,表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欣赏之情,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美食的诱惑和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呈酿木兰春,江鲈白锦鳞。
玉盘聊下箸,初识紫丝蓴。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木兰

    读音:mù lán

    繁体字:木蘭

    英语:magnolia

    意思:(木兰,木兰)

     1.香木名。又名杜兰、林兰。皮似桂而香,状如楠树。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

  • 锦鳞

    读音:jǐn lín

    繁体字:錦鱗

    意思:(锦鳞,锦鳞)

     1.鱼的美称。
      ▶南朝·宋·鲍照《芙蓉赋》:“戏锦鳞而夕映,曜绣羽以晨过。”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春江

    读音:chūn jiāng

    繁体字:春江

    意思:
     1.春天的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诗之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