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 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

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

意思:老任吴郡守,春别洛阳城。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是一首优美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美好祝愿。 首先,诗的开头“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描绘了离别的场景,雪花纷飞,如同千花落尽,象征着离别的哀愁和不舍。新丝鬓生,则以新丝的亮丽反衬出鬓角的苍白,进一步表达了离别的伤感。 接下来,“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离开洛阳,前往吴郡(今苏州)任职的离别之情。春别,春天的离别,充满了生机和希望,但同时也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即将再次踏上旅途的场景,江上重游,城东再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 最后,“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他不需要花儿的陪伴,只需要友人一起举杯畅饮,听残莺歌唱,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美好的祝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
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
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
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郡守

    读音:jùn shǒu

    繁体字:郡守

    英语:An executive who executes duties in a county.

    意思:郡的长官,主一郡之政事。
      ▶秦废封建设郡县,郡置守

  • 洛阳

    读音:luò yáng

    繁体字:洛陽

    英语:loyang

    意思:(洛阳,洛阳)
    牡丹的别称。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故称。
      ▶明徐渭《牡丹赋》:“何名花之盛美,称洛阳为无双,东青州而南

  • 阳城

    读音:yáng chéng

    繁体字:陽城

    意思:(阳城,阳城)

     1.春秋时楚国贵族的封邑。
      ▶《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李善注:“阳城、下蔡,二县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