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闰三月有感二首》 绿树残莺偶一鸣,听来方解忆山行。

绿树残莺偶一鸣,听来方解忆山行。

意思:绿树残莺偶然一鸣,听起来才解想起山走。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闰三月有感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绿树残莺偶一鸣,听来方解忆山行。今年不是逢余闰,已过春光半日程。》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表达作者心情的诗。 首句“绿树残莺偶一鸣,听来方解忆山行”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绿树繁茂,残莺偶尔一鸣,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受。这里,“残莺”象征着春天的尾声,暗示着作者即将结束这次旅行。而“听来方解忆山行”则表达了作者在听到莺鸣后,开始回忆起山行的旅程,这其中蕴含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欣赏。 第二句“今年不是逢余闰,已过春光半日程”则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今年不是逢余闰,意味着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这使得作者更加珍惜眼前的春光。这句诗也暗示了作者的旅行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表现出作者对旅行的执着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欣赏和对时间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此外,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作者的情感。因此,这首诗不仅在内容上具有深度,在形式上也具有美感,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绿树残莺偶一鸣,听来方解忆山行。
今年不是逢余闰,已过春光半日程。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山行

    读音:shān xíng

    繁体字:山行

    意思:在山中行走。
      ▶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诗:“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净。”
      ▶元·刘迎《车轣辘》诗:“马虺隤,牛觳觫,山行萦纡车轣辘。”

    <

  • 残莺

    读音:cán yīng

    繁体字:殘鶯

    意思:(残莺,残莺)
    指晚春的黄莺鸣声。
      ▶唐·李颀《送人尉闽中》诗:“阊门折垂柳,御苑听残莺。”
      ▶唐·白居易《牡丹芳》诗:“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 偶一

    读音:ǒu yī

    繁体字:偶一

    意思:偶或;偶然。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眉间尺偶一疏忽,终于被他咬住了后项窝,无法转身。”
      ▶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第二篇三:“重心离地太高,如果偶一不慎,岂不会横

  • 来方

    读音:lái fāng

    繁体字:來方

    意思:(来方,来方)

     1.谓前来祭祀四方之神。
      ▶《诗•小雅•大田》:“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郑玄笺:“成王之来,则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