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悯狱谣》 君不见古时牢狱地,几多冤骨埋黄沙。

君不见古时牢狱地,几多冤骨埋黄沙。

意思:君不见古时监狱地,多少冤骨埋黄沙。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悯狱谣》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以古代刑罚为主题的诗歌,通过描绘古代残酷的刑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司法制度的不公和残酷的深切痛感。 首句“五刑象天有震耀,上圣本以防奸邪。”描绘了古代五种刑罚的严厉,同时指出这些刑罚的初衷是为了防止邪恶行为的发生。 接着,诗人通过“法官由来少和泰,皋陶之面如削瓜。”来形容古代法官的严肃和冷酷,进一步渲染了刑罚的残酷氛围。 在“况於秦汉任酪吏,死人籍籍如乱麻。”中,诗人以秦汉时期的酷吏为例,描绘了古代司法制度下的惨烈景象,死人如麻,令人触目惊心。 “棰楚这求靡不得,小者鲸刖大灭家。”这两句诗进一步细化了刑罚的方式,小罪则受鞭打,大罪则家破人亡,揭示了古代刑罚的残酷无情。 最后,诗人以“君不见古时牢狱地,几多冤骨埋黄沙。”作结,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古代司法制度下的冤假错案的深深同情和悲痛。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古代刑罚的残酷和不公,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正义的深深渴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刑象天有震耀,上圣本以防奸邪。
法官由来少和泰,皋陶之面如削瓜。
况於秦汉任酪吏,死人籍籍如乱麻。
棰楚这求靡不得,小者鲸刖大灭家。
君不见古时牢狱地,几多冤骨埋黄沙。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牢狱

    读音:láo yù

    繁体字:牢獄

    短语:牢房 禁闭室 囹圄 班房 囚笼 大牢 水牢 铁窗 拘留所 地牢

    英语:bagnio

    意思:(牢狱,牢狱)

  • 古时

    读音:gǔ shí

    繁体字:古時

    英语:old

    意思:(古时,古时)
    昔时;过往已久的时代。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一:“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

  • 几多

    读音:jǐ duō

    繁体字:幾多

    英语:how

    意思:(几多,几多)

     1.几许,多少。
      ▶唐·李商隐《代赠》诗之二:“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南唐·李煜《虞美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