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韦七洞庭别业》 洞庭如潇湘,叠翠荡浮碧。

洞庭如潇湘,叠翠荡浮碧。

意思:洞庭湖如潇湘,叠翠荡浮碧。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游韦七洞庭别业》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景和作者在其中的逍遥游,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道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洞庭如潇湘,叠翠荡浮碧。松桂无赤日,风物饶清激”,描绘了洞庭湖的壮美景象,湖水叠翠荡漾,松树和桂花在无赤日的阳光下生长,风物清激。这些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接下来,“逍遥展幽韵,参差逗良觌。道胜不知疲,冥搜自无斁”,表达了作者在山水之间逍遥游的感受,参差错落的美景引发了作者的感慨,追求道胜的人生境界,不知疲惫地探索自然和道的奥秘。 “旷然青霞抱,永矣白云适。崆峒非凡乡,蓬瀛在仙籍”,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像青霞白云一样自由自在,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仙籍中的超凡境界。 在诗中,作者还通过描绘奇石、灵响和殊音等细节,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认为这些奇妙的声响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源自内心的共鸣。 最后,“人皆走烦浊,君能致虚寂。何以祛扰扰,叩调清淅淅。既惧豪华损,誓从诗书益”,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只有通过诗歌和知识才能祛除纷扰,追求内心的清净和虚寂。 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湖的描绘和对作者逍遥游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道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洞庭如潇湘,叠翠荡浮碧。
松桂无赤日,风物饶清激。
逍遥展幽韵,参差逗良觌。
道胜不知疲,冥搜自无斁。
旷然青霞抱,永矣白云适。
崆峒非凡乡,蓬瀛在仙籍。
无言从远尚,还思君子识。
波涛漱古岸,铿锵辨奇石。
灵响非外求,殊音自中积。
人皆走烦浊,君能致虚寂。
何以祛扰扰,叩调清淅淅。
既惧豪华损,誓从诗书益。
一举独往姿,再摇飞遁迹。
山深有变异,意惬无惊惕。
采翠夺日月,照耀迷昼夕。
松斋何用扫,萝院自然涤。
业峻谢烦芜,文高追古昔。
暂遥朱门恋,终立青史绩。
物表易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洞庭

    读音:dòng tíng

    繁体字:洞庭

    英语:Dongting Lake

    意思:
     1.广阔的庭院。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

  • 潇湘

    读音:xiāo xiāng

    繁体字:瀟湘

    英语:Xiangjiang

    意思:(潇湘,潇湘)

     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

  • 叠翠

    读音:dié cuì

    繁体字:疊翠

    意思:(叠翠,迭翠)
    层叠的翠绿色。指层叠的山色。
      ▶唐·杜颜《灞桥赋》:“连山叠翠而西转,群树分形而北疏。”
      ▶唐·刘蜕《吊屈原辞•招帝子》:“鸾去凤飞兮云不归,九

  • 浮碧

    读音:fú bì

    繁体字:浮碧

    意思:浅蓝色。
      ▶唐·杨巨源《酬崔驸马惠笺百张兼贻四韵》:“浮碧空从天上得,殷红应自日边来。”

    造句:画船片帆浮碧,更值风高波浩。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