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复用前韵遣怀呈鲁直唐公成季明略》 从今识路窘捷径,求我莫傍终南山。

从今识路窘捷径,求我莫傍终南山。

意思:从现在认识路窘迫捷径,求我不要在终南山。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复用前韵遣怀呈鲁直唐公成季明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壮志难酬,对国家现状不满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泾水的壮阔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借用了泾水与渭水的对比,隐喻了社会的不公与人生的坎坷。 诗人通过对楩柟和栎社的比喻,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不被重用的人才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对于功利和名利的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自我反省和对比,表达了自己虽然有着壮志雄心,但是却无法施展才华,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苦闷心情。 最后,诗人通过借用历史事件和人物,进一步表达了对于时局的不满和对于未来的期望,希望能够找到一条实现自己的理想之路,而不是仅仅追求眼前的功利和名利。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社会现象的揭示,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泾水为渠食万口,一石论功泥数斗。
嗟泾独不似渭闲,安流赴海又西还。
天下楩柟尽隆栋,何如栎社不材间。
无能饱食犹天上,巧智忧劳缘利赏。
我无懋功突厥名,横身为国作长城。
又非石堡将军勍,带刀夺取紫袍荣。
世上此身愚莫比,雾縠翻惭汉童子。
壮心虽欲强自挽,凫足元悭续非喜。
君不见西京对策济时难,羞死王嫱马上弹。
时平鸟雀须食尔,鸿羽可用高难攀。
从今识路窘捷径,求我莫傍终南山。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终南山

    引用解释

    山名。 秦岭 主峰之一。在 陕西省 西安市 南。一称 南山 ,即狭义的 秦岭 。古名 太一山 、 地肺山 、 中南山 、 周南山 。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一》。

    读音:zhōng nán shān

  • 捷径

    读音:jié jìng

    繁体字:捷徑

    意思:(捷径,快捷方式)
    亦作“捷迳”。
     
     1.近便的小路。
      ▶汉·班昭《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隋书•杨尚希传》:“

  • 从今

    读音:cóng jīn

    繁体字:從今

    意思:(从今,从今)
    从现在起。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郭应祥《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 南山

    读音:nán shān

    繁体字:南山

    英语:nan

    意思:
     1.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巖巖。”
      ▶《汉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