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意思:
”妻子从来不擅长写诗,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啊,醒来后感赋。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悼念亡妻。诗中作者通过回忆与妻子共同生活的点滴细节,表达了夫妻情深缘浅的感慨和对亡妻的深深思念。 首段“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作者以“瞬息浮生”表达了逝去的妻子在他心中留下的短暂而深刻的印象,他无法忘记妻子“薄命如斯”的命运。接着,“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作者回忆起与妻子在绣榻上共度时光,一同欣赏花雨的美景;在雕栏曲折的地方,两人一同依偎着欣赏夕阳。这些细节描绘出夫妻间深厚的感情和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作者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深思念,梦中与妻子相会,但梦境难留,醒来后只剩下深深的悲伤和哭泣。 “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这是作者对妻子遗容的想象,虽然只是想象,但作者仍然不愿意轻易地端详妻子的遗容,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和不舍。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这是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想象,虽然无法与亡妻再续前缘,但作者仍然希望能在茫茫的碧落中再寻觅到亡妻的身影。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作者想象自己朝来短发变白,无法再像过去那样无忧无虑地生活。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亡妻的回忆和思念,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深情厚爱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中运用了许多细节描绘和情感抒发,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和感染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人生的短暂,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和感人。
相关句子
不知耒阳令,何以葬先生。
-- 出自《读《杜工部集》二首》作者:[唐]贯休
不知将白发,何以度青春。
-- 出自《元日即事》作者:[唐]喻凫
不知终日醉,何以谢春风。
-- 出自《春日自省二首》作者:[宋]白玉蟾
不知安乐否,何以近无生。
-- 出自《寄澜公二首》作者:[唐]贯休
不知张睢阳,何以记一城?
-- 出自《书耄》作者:[宋]陆游
不知楚台客,何以说悲秋。
-- 出自《风雨凉甚一首》作者:[宋]刘克庄
何以送吾老,何以安吾贫。
-- 出自《书绅》作者:[唐]白居易
何以解忧?
-- 出自《短歌行》作者:[魏晋]曹操
何以道殷勤?
-- 出自《定情诗》作者:[魏晋]繁钦
何以结恩情?
-- 出自《定情诗》作者:[魏晋]繁钦
何以结中心?
-- 出自《定情诗》作者:[魏晋]繁钦
何以慰别离?
-- 出自《定情诗》作者:[魏晋]繁钦
何以忘忧。
-- 出自《善哉行》作者:[魏晋]曹丕
何以报恩荣。
-- 出自《命学士讲书诗》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天何以刺
-- 出自《瞻卬》作者:[先秦]诗经
却不知春,不知夏,不知秋。
-- 出自《行香子·玉殿琼楼》作者:[元]明本
不知阴阳,不知天地。
-- 出自《不知吟》作者:[宋]邵雍
不知人情,不知物理。
-- 出自《不知吟》作者:[宋]邵雍
飞鸟不知穴,山鹿不知流。
-- 出自《次韵子瞻题薛周逸老亭》作者:[宋]苏辙
不会无不会,不知无不知。
-- 出自《偈十首》作者:[宋]释正觉
修竹不知夏,青松不知秋。
-- 出自《中岩文老和予游字韵见寄用韵为报》作者:[宋]晁公溯
齐瑟未工,楚玉奚辨。
-- 出自《对酒》作者:[宋]黄甲
颇恨语未工,安得笔如椽。
-- 出自《礼武台坐化僧》作者:[宋]陈师道
自幼耽章句,年高竟未工。
-- 出自《偶题二首》作者:[宋]刘克庄
谏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
-- 出自《长安感事呈卢纶》作者:[唐]李端
告别行何遽,题诗愧未工。
-- 出自《送僧归日东》作者:[明]九皋声公
故宋诚难定,从梁事未工。
-- 出自《过故宋》作者:[唐]骆宾王
司谏方无阙,陈诗且未工。
-- 出自《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时为右补阙)》作者:[唐]王维
吾诗不
-- 出自《闻吴中米价甚贵二十韵》作者:[宋]陆游
矢诗不多,聊以解忧。
-- 出自《秋怀(八首)》作者:[明]刘基
诗句原文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
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
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何以
读音:
hé yǐ
繁体字:
何以
短语:
争 怎 怎么 焉 哪样 安 哪 怎样 何等
英语:
whence
意思:
1.用什么;怎么。
▶《诗•召
何以详解
不知
读音:
拼音:
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不知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