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龙吟.庐山雾》
近株已隐,远株尤显,霎时更检替。
近株已隐,远株尤显,霎时更检替。
意思:
最近株已隐藏,远株尤其明显,一霎时再检查替代。
出自作者[现代]叶圣陶的《水龙吟.庐山雾》
全文创作背景
《水龙吟·庐山雾》是现代文学家叶圣陶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庐山的雾景,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并没有明确的公开资料。但我们可以推测,叶圣陶在游览庐山时,被庐山雾景的美丽所吸引,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从而写下了这首词。他通过对庐山雾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 出自《行香子 三山作》作者:[宋]辛弃疾
教君霎时饮,霎时醉,霎时醒。
-- 出自《行香子·浙右华亭》作者:[宋]无名氏
霎时开笑靥。
-- 出自《菩萨蛮·卖饧天气箫声软》作者:[宋]郭□□
霎时间。
-- 出自《江城子·画堂高会酒阑珊》作者:[宋]黄庭坚
霎时烟霭重。
-- 出自《长相思·要相逢》作者:[宋]吴潜
松嫌天近株株短,花待春归款款开。
-- 出自《东林寺》作者:[宋]陈舜俞
九华暮已隐。
-- 出自《赠王左丞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自言身已隐,人道尚官箴。
-- 出自《闲极》作者:[宋]晁说之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 出自《初月》作者:[唐]杜甫
樟台忽已隐,界峰莫及睹。
-- 出自《乘潮至渔浦作》作者:[唐]陶翰
顾望脰未悁,汀曲舟已隐。
-- 出自《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吾今已隐矣,更欲招同志。
-- 出自《赠庄贤良招隐楼三首》作者:[宋]项安世
闺台尤显重,训诰愈深游。
-- 出自《丁尚书挽词二首》作者:[宋]司马光
掌中元自有三珠,更检校、诸孙夜读。
-- 出自《鹊桥仙·出通明殿》作者:[宋]刘克庄
肯替儿孙死去。
-- 出自《满庭芳·山侗昔日》作者:[元]马钰
风雨替花愁。
-- 出自《青杏儿·风雨替花愁》作者:[元]赵秉文
算来生死无人替。
-- 出自《桃源忆故人 寄主薄王彦文》作者:[元]马钰
不忍替,揽之寄房栊。
-- 出自《木犀》作者:[宋]余观复
疏梅清唱替哀弦。
-- 出自《浣溪沙》作者:[宋]晏几道
周家新样替三梁。
-- 出自《以纱巾寄鲁望因而有作》作者:[唐]皮日休
敢替典常,惟恭奉币。
-- 出自《纳火礼祀大辰十二首》作者:[隋]佚名
诗句原文
庐山雾景难描,影机画笔都无济。
晴峦叠翠,倏萦一缕,缟裾轻曳,顿失前峰,旋迷旁壑,混茫而已。
又批封却障,忽开半面,分明见、青螺髻。
楼外丛杉挺峙,似迷藏、与人游戏。
近株已隐,远株尤显,霎时更检替。
变复多端,无分远近,影形俱翳。
但排窗雾人,沾衣润席,够清凉意。
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关键词解释
霎时
读音:
shà shí
繁体字:
霎時
英语:
instantaneous
意思:
(霎时,霎时)
片刻,一会儿。
▶唐·吕岩《酹江月》词:“片晌功夫,霎时丹聚,到此凭何诀。”
▶
霎时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