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江贯道山水十绝》 恍疑涉彭蠡,又似访庐山。

恍疑涉彭蠡,又似访庐山。

意思:他怀疑渡过彭蠡,又像访问庐山。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题江贯道山水十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受。 首句“一棹微茫里”,诗人乘着一叶小舟在茫茫的水面上航行,表现出一种渺小而坚韧的姿态。这里的“一棹”不仅指实际的船只,也象征着诗人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 “孤亭紫翠间”描绘了山水景色,亭子孤独地矗立在紫色的山峦和翠绿的山谷之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紫翠”色彩丰富,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暗示了山水的美丽和神秘。 “恍疑涉彭蠡,又似访庐山。”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和体验。他似乎在漫游着,时而像在蠡湖上漂流,时而又像在寻访庐山。这里的“涉”和“访”都表现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同时,“恍疑”二字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迷茫和惊奇,增加了诗的韵味。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用词精准,描绘的画面美丽而富有诗意。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同时,他也通过这种描绘,传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智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棹微茫里,孤亭紫翠间。
恍疑涉彭蠡,又似访庐山。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 恍疑

    读音:huǎng yí

    繁体字:恍疑

    意思:犹仿佛。
      ▶《西游记》第二八回:“三四紫巍巍的髭髯,恍疑是那荔枝排芽。”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孩抱何缘亲见帝?恍疑鬼使与神差。”
      ▶《瓯北诗话》卷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