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和》 埋玉腰间觅性宗,儒冠谋道有谁同。

埋玉腰间觅性宗,儒冠谋道有谁同。

意思:埋玉腰间找性宗,儒冠商量道有谁同。

出自作者[宋]胡寅的《再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诗人对儒生追求的反思和自我调侃。 首句“埋玉腰间觅性宗”,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儒生追求的探索和思考。这里的“玉”可以理解为儒生所追求的道德、学问和人格的象征,“腰间”则暗示了儒生们背负着这些重任,在寻求“性宗”,即寻求儒生的根本宗旨和目标。 “儒冠谋道有谁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儒生们寻求道路的困惑和无奈。这里的“儒冠”指儒生,“谋道”即寻求道路,“有谁同”则表达了诗人对儒生们是否能够找到正确的道路的疑问,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当前社会风气和价值取向的反思。 “笔尖冻折新诗就,但可徒收翰墨功”两句,则是自我调侃和自我安慰。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困境——因为寒冷而无法完成新诗,只能空自收获笔墨的功用——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自我调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面临困难,也能自我安慰,继续前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儒生追求的反思,对当前社会风气和价值取向的疑问,以及对自我困境的无奈和自我调侃。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埋玉腰间觅性宗,儒冠谋道有谁同。
笔尖冻折新诗就,但可徒收翰墨功。

关键词解释

  • 性宗

    读音:xìng zōng

    繁体字:性宗

    意思:
     1.佛教语。法性宗的简称,与法相宗同为大乘的两大宗派。以破相显性为宗旨。
      ▶清·钱谦益《寄内衡法师书》:“古来判教,大率以《瑜珈》属相宗,《中论》属性宗。相先性后,

  • 埋玉

    读音:mái yù

    繁体字:埋玉

    意思:
     1.埋葬有才华的人。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
      ▶《梁书•陆云公传》:“不谓华龄,方春掩质,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