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警斋侍郎二首》 家传岂有枕中方,敢向尧朝议大章。

家传岂有枕中方,敢向尧朝议大章。

意思:家传难道有枕中方,敢向尧朝议大章。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和警斋侍郎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的赏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吧。 首先,诗的题目和首句都提到了“家传”和“尧朝”,这可能暗示了诗人的家族背景和他在政治上的抱负。从“议大章”可以看出,诗人可能对国家大事有着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第二句的“难入高贤真率社”,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之士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政治上的不得志。而“且寻童子钓游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乡间过上宁静、自由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有西畴事咨衡宇,无北山移诮草堂。”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规划和对于自己家乡的热爱。他希望能够管理好自己的田地,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不希望自己的草堂被北山移走。 最后两句,“独恨才衰诗不进,傥容摘艳更薰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疏学浅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他希望能够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生活、家乡和诗歌创作的思考和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家传岂有枕中方,敢向尧朝议大章。
难入高贤真率社,且寻童子钓游乡。
有西畴事咨衡宇,无北山移诮草堂。
独恨才衰诗不进,傥容摘艳更薰香。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家传

    读音:jiā chuán

    繁体字:家傳

    英语:handed down from the older generations of the family

    意思:(家传,家传)
    I

  • 中方

    读音:zhōng fāng

    繁体字:中方

    意思:
     1.指中原地区。
      ▶晋·傅玄《宜男花赋》:“猗猗令草,生于中方;花曰宜男,号应祯祥。”
      ▶唐·卢纶《和崔侍郎游万固寺》:“闻说中方高树林,曙华先照啭春

  • 朝议

    读音:cháo yì

    繁体字:朝議

    意思:(朝议,朝议)

     1.谓在朝中议政。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清·恽敬《上董蔗林中堂书》

  • 大章

    读音:dà zhāng

    繁体字:大章

    意思:I

     1.古乐名。相传为尧乐。
       ▶《礼记•乐记》:“《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继也;《夏》,大也。
       ▶殷·周之乐尽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