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寒食书事》 杏粥榆羹浑不见,蓬池春色梦中看。

杏粥榆羹浑不见,蓬池春色梦中看。

意思:杏粥榆汤浑不见,蓬莱池春色梦中看。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寒食书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令宫不易逢寒食,海角风霜剩作寒》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语调,描绘了寒食节时节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感慨。 首句“令宫不易逢寒食”直接描绘了宫廷中寒食节的到来并不容易,暗示了宫廷生活的繁忙和紧张。第二句“海角风霜剩作寒”则以海角的寒冷和风霜的肆虐,象征着宫廷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这两句诗将宫廷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深感同情。 接下来的两句“杏粥榆羹浑不见,蓬池春色梦中看”则描绘了寒食节时节的景象。杏粥、榆羹是寒食节的传统食品,但在这宫廷中却难以见到。而蓬池的春色只能在梦中欣赏,更增添了诗人的感慨。这两句诗将寒食节时节的美丽景象与宫廷生活的现实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宫廷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描绘宫廷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以及寒食节时节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宫廷生活的无奈。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让人深感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将美好与现实、宫廷生活与寒食节等不同元素进行对比,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和深度。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让人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令宫不易逢寒食,海角风霜剩作寒。
杏粥榆羹浑不见,蓬池春色梦中看。
作者介绍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蓬池

    读音:péng chí

    繁体字:蓬池

    意思:
     1.古泽薮名。即逢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战国·魏地,本逢忌之薮。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十二:“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
      ▶唐·韦应物《大梁亭

  • 中看

    读音:zhōng kàn

    繁体字:中看

    短语:顺眼 美 优美 华美 美丽 好看 丽 漂亮 入眼 美妙

    英语:presentability

    意思:好看;顺眼。

  • 春色

    读音:chūn sè

    繁体字:春色

    英语:spring scenery

    意思:
     1.春天的景色。
      ▶南朝·齐·谢朓《和徐都曹》:“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宋·叶绍

  • 杏粥

    读音:xìng zhōu

    繁体字:杏粥

    意思:用杏仁制成的粥。古时寒食节食品之一。
      ▶晋·陆翙《邺中记》:“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擣杏仁煮作粥。”
      ▶唐·韦应物《清明日忆诸弟》诗:“杏粥犹堪食,榆羹

  • 榆羹

    读音:yú gēng

    繁体字:榆羹

    意思:用榆荚和榆面煮成的羹。
      ▶唐·韦应物《清明日忆诸弟》诗:“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解释:1.用榆荚和榆面煮成的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