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鸡头》 不应从适口,炎帝亦曾名。

不应从适口,炎帝亦曾名。

意思:不应该从口味,炎帝也曾名。

出自作者[宋]陶弼的《鸡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夏日池塘美景和鸡头美食的诗,同时也表达了对鸡头美味的赞赏和对炎帝的敬意。 首句“三伏池塘沸,鸡头美可烹”直接描绘了夏日池塘的热闹和鸡头的美味。三伏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池塘因热而沸腾,展示了夏日的热烈气氛。而“鸡头”则是指鸡头芡实的简称,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食品。 “香囊连锦破,玉指剥珠明”这两句描绘了鸡头芡实的外观和剥取过程。香囊是芡实的外壳,锦是芡实壳上的纹路;玉指剥珠明则形象地描述了剥取的过程和鸡头芡实的晶莹剔透。 “叶皱非莲盖,根甘似竹萌”这两句描述了池塘周围的植物,荷叶皱缩但非莲,根甘如竹笋,进一步描绘了夏日池塘的景象。 最后两句“不应从适口,炎帝亦曾名”表达了食物美味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炎帝也曾以这种食物命名。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位伟大帝王,他尝百草,创造了许多食物,其中就包括鸡头芡实。这也表达了对炎帝的敬意和对其伟大贡献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池塘美景和鸡头美食的描绘,表达了对炎帝的敬意和对其伟大贡献的肯定。同时,也提醒我们食物的美味不仅仅在于口感,更在于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这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伏池塘沸,鸡头美可烹。
香囊连锦破,玉指剥珠明。
叶皱非莲盖,根甘似竹萌。
不应从适口,炎帝亦曾名。

关键词解释

  • 炎帝

    读音:yán dì

    繁体字:炎帝

    英语:Yan Di, also known as Shen Nong, a legendary ruler

    意思:
     1.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相传少典娶于有蟜

  • 适口

    读音:shì kǒu

    繁体字:適口

    英语:delectable flavour

    意思:(适口,适口)
    适合口味。
      ▶《宋书•孔琳之传》:“所甘不过一味,而陈必方丈,适口之外,皆为悦目之

  • 应从

    解释

    应从 yìngcóng

    [agree] 对某种建议表示同意或答应

    他点头应从了大家的建议

    读音:yìng cóng

  • 不应

    读音:bù yīng

    繁体字:不應

    意思:(不应,不应)
    I

     1.不应该。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古今小说•李公子

  • 从适

    读音:cóng shì

    繁体字:從適

    意思:(从适,从适)
    犹言顺心适意,随遇而安。
      ▶明·皇甫沖《于岩石上眺东西两湖》诗:“从适得所遣,何为苦拘迫。”
    --------------------------

  • 口炎

    读音:kǒu yán

    繁体字:口炎

    英语:stomatitis

    意思:口腔黏膜发炎的病。症状是黏膜红肿,疼痛,有时局部形成溃疡。多由消化不良,感染病菌等引起。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