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三洞》 扪萝更间朝真路,夹迳松阴覆绿苔。

扪萝更间朝真路,夹迳松阴覆绿苔。

意思:摸萝更间朝真洞路,在经过松阴覆青苔。

出自作者[宋]于石的《三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群峭摩天不染埃,凝岚滴翠郁崔嵬》是一首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群山峭壁的雄伟壮丽、山间流水的清澈秀美、瀑布的壮丽景象以及山中的神秘气息,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群峭摩天不染埃,凝岚滴翠郁崔嵬”中,“群峭”描绘了山峰的陡峭,“摩天不染埃”则展示了山峰的高耸和洁净,没有一丝尘埃。“凝岚滴翠”则描绘了山间的雾气,仿佛是翠绿的色彩凝聚而成,给人一种清新、幽静的感觉。 颔联“帘垂飞瀑无人卷,舟引游仙出洞来”则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和山中神秘的氛围。瀑布垂帘般地悬挂下来,却无人去卷起它,这似乎在暗示着山中隐藏着某种神秘。而“舟引游仙出洞来”则描绘了舟行水中,仿佛将人引向仙境的奇妙感觉。 颈联“一窍中谁开混沌,三山外亦有蓬莱”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和神秘的感悟。这里“一窍中谁开混沌”中的“一窍”,指的是山洞中的一个孔洞,而“混沌”则是指宇宙未分、模糊不清的状态。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自然神秘之处的赞美和敬畏之情。“三山外亦有蓬莱”则描绘了传说中的三神山,暗示着山中隐藏着神秘的世界。 尾联“扪萝更间朝真路,夹迳松阴覆绿苔”则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中,抚摸着萝蔓探寻仙路,两旁松树遮荫,覆盖着绿苔的景象。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神秘世界的向往和探寻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和对神秘世界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群峭摩天不染埃,凝岚滴翠郁崔嵬。
帘垂飞瀑无人卷,舟引游仙出洞来。
一竅中谁开混沌,三山外亦有蓬莱。
扪萝更间朝真路,夹迳松阴覆绿苔。

关键词解释

  • 扪萝

    引用解释

    攀援葛藤。 南朝 梁 范云 《送沉记室夜别》诗:“捫萝正忆我,折桂方思君。”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捫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宋 王安石 《九井》诗:“捫萝挽蔦到山趾,仰见吹泻何峥嶸。” 清 俞正燮 《黟县山水记》:“捫萝挽葛,时有至者。”

    读音:mén luó

  • 朝真

    读音:cháo zhēn

    繁体字:朝真

    意思:
     1.道教谓朝见真人。
      ▶唐·吕岩《雨中花》词:“愿逢一粒,九霞光里,相继朝真。”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楔子:“盖凡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