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
意思:
海边都荒服,分割符重视汉臣。
出自作者[唐]张循之的《送泉州李使君之任》
全文创作背景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的创作背景与张循之的友人李师道有关。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拥有极高的权力。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的情况愈发严重,各藩镇为了扩张势力,常常用各种手段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张循之作为一位文人,与李师道有这样的交往。然而,他的立场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因此,这首诗可以说是张循之为拒绝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表达出他坚持立场,不与藩镇同流合污的决心。
相关句子
汉臣泣长沙。
-- 出自《还故园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今日都门外,悠悠别汉臣。
-- 出自《早春送郎官出宰》作者:[唐]袁求贤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 出自《送刘司直赴安西》作者:[唐]王维
胡马暂为害,汉臣多负恩。
-- 出自《旅次丹阳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兼别岑单父》作者:[唐]刘长卿
汉臣修史记,莫蔽褚生才。
-- 出自《哭褚司马》作者:[唐]王维
握节汉臣回,麻鞋见天子。
-- 出自《至福安第六十二》作者:[宋]文天祥
灵根逐汉臣,远自河源至。
-- 出自《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作者:[宋]司马光
傍海嗟为客,倾心欣所知。
-- 出自《留别延庆明智》作者:[宋]晁说之
明趋傍海郡,适我梁甫吟。
-- 出自《闲极》作者:[宋]晁说之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
-- 出自《送泉州李使君之任李使君赴泉州》作者:[唐]包何
白门楼上月,偏傍海东明。
-- 出自《彭城有怀》作者:[明]储巏
登楼知日近,傍海见潮生。
-- 出自《送诗士龙腹兄》作者:[宋]李宗谔
泽居傍海坝,暑雨困积潦。
-- 出自《翌日早晴》作者:[宋]陆游
往年戎马偶出郊,田间弥望皆荒茅。
-- 出自《和林大任劝耕》作者:[宋]吴芾
韩公住处皆荒服,区册归时及早春。
-- 出自《姚性存将归鹤沙以诗见别次韵》作者:[明]袁凯
暑衣先进圣皇宫,时服分颁百执同。
-- 出自《端午帖子·皇帝阁》作者:[宋]周必大
职亚铜符重,兵销玉帐间。
-- 出自《送益州同理张殿丞》作者:[宋]夏竦
蓬山振佩,麟符重锡,褒纶新美。
-- 出自《庄椿岁/水龙吟》作者:[宋]方味道
雉省荣迁拜命新,鱼符重佩出关频。
-- 出自《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作者:[宋]王曾
馆职久衔疏旧地,郡符重剖枉名公。
-- 出自《寄解州李学士》作者:[宋]林逋
诗句原文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
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
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
关键词解释
汉臣
读音:
hàn chén
繁体字:
漢臣
意思:
(汉臣,汉臣)
汉朝的臣子。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
▶《史记•留侯世家》:“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
▶唐·杜甫《赠王二十四
汉臣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