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角霜天,昼帘却是春天气。
意思:晓角霜天,白天帘却是春天天气。
出自作者[宋]汪莘的《点绛唇·晓角霜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晓角霜天,昼帘却是春天气。小园行处。双蝶相随至。恰向梅边,又向桃边睹。孜孜地。访兰寻蕙。谁会幽人意》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诗人的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晓角霜天,昼帘却是春天气。”便描绘出一幅早春的景象,清晨的号角响起,霜冻的天气里,白天却已经带着春天的气息。这里“晓角”和“霜天”形成对比,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寒冷季节的对比,同时也为后面的描绘打下基础。接下来的“小园行处。双蝶相随至。”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自由,双蝶在园中飞舞,表现出春天的自由和活力。
“恰向梅边,又向桃边睹。”这句诗描绘了春天中各种花卉的盛开,诗人似乎在寻找着最美的花朵,看到梅花又看到桃花,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而“孜孜地”一词则表现了诗人寻花问香的专注和热情。
最后,“谁会幽人意”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对理解的渴望。这里的“幽人意”并非指真正的幽居之意,而是指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之情,这种情感需要有人理解,才能真正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需要有人理解才能真正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深度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