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汪表叔对袁府起借轩和韵》 拂尘尚欠千寻竹,极目何须百尺台。

拂尘尚欠千寻竹,极目何须百尺台。

意思:拂去灰尘还欠一千尺长的竹,放眼何须百尺台。

出自作者[宋]陈宗远的《题汪表叔对袁府起借轩和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朱门虚老济川材,镜面芙蕖取次开》以独特的视角,对权贵生活的虚空进行了讽刺,表达了诗人对贫贱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朱门虚老济川材”中,“朱门”代指权贵之家,暗示了这些权贵生活空虚,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就像缺乏济世之才的川材。“虚老”一词,暗示了他们的生活空洞无物,只是虚度年华。 第二句“镜面芙蕖取次开”则以镜面荷花比喻权贵之家的表面风光,但这些荷花只是随波逐流,缺乏坚定的立场和信念。 接下来的“莫怪偷光邻士壁,绝胜附火乞儿堆”两句,诗人对权贵的讽刺更为明显。前句暗示他们如同偷窃邻舍的火光以度日,后句则表达了他们还不如一个在寒冷中寻求帮助的乞丐。 “拂尘尚欠千寻竹,极目何须百尺台”两句,诗人对权贵的期望落空,他们缺乏坚韧的品格和追求,只是空望着虚无缥缈的目标。 最后两句“鱼鳖不知谁是主,也随流水向东来”更是对权贵的讽刺,他们如同水中的鱼鳖,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归属,只是随波逐流,任由命运摆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对权贵的生活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判。诗人通过对荷花、竹子、火光、台榭、鱼鳖等自然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贫贱生活的赞美和对权贵的批判。诗人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尚情操,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朱门虚老济川材,镜面芙蕖取次开。
莫怪偷光邻士壁,绝胜附火乞儿堆。
拂尘尚欠千寻竹,极目何须百尺台。
鱼鳖不知谁是主,也随流水向东来。

关键词解释

  • 百尺

    读音:bǎi chǐ

    繁体字:百尺

    意思: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左思《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文选•鲍照

  • 寻竹

    读音:xún zhú

    繁体字:尋竹

    意思:(寻竹,寻竹)
    大竹。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岳之山,寻竹生焉。”
      ▶郭璞注:“寻,大竹名。”
      ▶晋·张协《七命》:“寻竹竦茎荫其壑,百籁群鸣

  • 拂尘

    读音:fú chén

    繁体字:拂塵

    英语:horsetail whisk

    意思:(拂尘,拂尘)

     1.古代用以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器具。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 千寻

    读音:qiān xún

    繁体字:千尋

    意思:(千寻,千寻)
    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晋·左思《吴都赋》:“擢本千寻,垂荫万亩。”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千寻铁索沉江底,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