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眼病二首》 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

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

意思:民间医药应没有好处,争夺获得金篦试刮看。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眼病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迷茫的感觉,主要描绘了诗人眼疾的困扰和求医的过程。诗中的语言流畅,意象生动,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诗人眼疾的痛苦和求医的艰辛。 首联“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视野中散乱的雪花和蒙胧的物体,暗示了诗人眼疾的严重程度。 颔联“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视力障碍,即使在晴朗的天气下,他的视野也像笼罩在雾中一样模糊。 颈联“僧说客尘来眼界,医言风眩在肝家。”通过僧人和医生的言论,揭示了诗人眼疾的可能原因。 尾联“两头治疗何曾瘥,药力微茫佛力赊。”则表达了诗人治疗眼疾的过程和结果,显示出治疗的效果不佳,病情依然严重。 这首诗的整体情感色调比较沉闷,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眼疾的困扰和无奈。诗中的意象和比喻都非常生动,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痛苦和困境。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疾病和生活的深深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
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
僧说客尘来眼界,医言风眩在肝家。
两头治疗何曾瘥,药力微茫佛力赊。
眼藏损伤来已久,病根牢固去应难。
医师尽劝先停酒,道侣多教早罢官。
案上谩铺龙树论,盒中虚撚决明丸。
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方药

    解释

    方药 fāngyào

    [prescription] 中医药方中开的药。也指方剂

    引用解释

    医方和药物。亦借指医道,医术。《汉书·杜延年传》:“ 昭帝 末,寝疾,徵天下名医, 延年 典领方药。

  • 争得

    读音:zhēng de

    繁体字:爭得

    意思:(争得,争得)
    怎得。
      ▶唐·白居易《浔阳春•春去》诗:“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宋·晏殊《秋蕊香》词:“金乌玉兔长飞走,争得朱颜依旧?”金·元好问《杏花杂诗》

  • 无益

    读音:wú yì

    繁体字:無益

    短语:无济于事 空头 废 不行 失效 没用 无用 行不通 劳而无功 无效 杯水车薪 与虎谋皮 不济

    英语:no good

    意思:<

  • 人间

    读音:rén jiān

    繁体字:人間

    短语:尘 尘世 江湖 浊世 凡

    英语:man\'s world

    意思:(人间,人间)
    亦作“人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