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饮酒 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意思:张挚一度入仕途,壮烈气节不入俗。

出自作者[魏晋]陶渊明的《饮酒 十二》

全文赏析

其十二(1)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2)。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3)。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4)。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5)?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期(6)。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7)。
[注释]
(1)这首诗通过赞扬张挚和杨伦辞官归隐。不再复出的高风亮节,来比况自己的归隐之志;并劝
说世人不要再受世俗的欺骗,当看破红尘。随他一道归去隐耕。
(2)长公:张挚,字长公,西汉人,曾“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史
记?张释之列传》)。壮节:壮烈的气节。失时:指失去了从政的时机。
(3)杜门:谓闭门不出。杜:堵塞,断绝。
(4)仲理:指东汉杨伦。《后汉书?儒林传》:“杨伦,字仲理,为郡文学椽。志乖于时,遂去
职,不复应州郡命。讲授于大泽中,弟子至千余人。”高风;高尚的品格、操守。兹:此,这里。
(5)往:去。指出仕。已:止,停。指辞官归隐。狐疑:犹豫不决。
(6)去去:这里有“且罢”、“罢了”的意思。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去去莫复道,沉
忧令人老。”奚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奚:何。
(7)摆落:摆脱。悠悠谈:指世俗妄议是非的悠谬之谈。《晋书?王导传》:“悠悠之谈,宜绝
智者之口。”余所之:我所去的地方,指隐居。之:往,到。
[译文]
张挚一度入仕途,
壮烈气节不入俗。
决意闭门与世绝,
终身隐遁不再出。
杨伦归去大泽中,
高尚节操在此处。
既一为官便当止,
隐去何需再犹豫?
罢了尚有何话说!
世俗欺我已很久。
摆脱世上荒谬论,
请随我归去隐居。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作者介绍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关键词解释

  • 长公

    读音:cháng gōng

    繁体字:長公

    意思:(长公,长公)

     1.古人多以“长公”为字,为行次居长之意。
      ▶《汉书•夏侯胜传》:“夏侯胜字长公。”
      ▶《汉书•韩延寿传》:“韩延寿字长公。”

  • 失时

    读音:shī shí

    繁体字:失時

    短语:坐失良机 失之交臂

    英语:miss the season; let slip the opportunity

    意思:(失时,失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