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怀送田二舍人自吏部郎中出典泰州》 三入承明身最忝,十年兄事分偏长。

三入承明身最忝,十年兄事分偏长。

意思:三人承明自身最为,十年哥哥的事分偏长。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书怀送田二舍人自吏部郎中出典泰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多次任职、多次辞官之后,对友人辞官归隐的劝慰与勉励之作。 首联“共叹蹉跎两鬓苍,立朝为郡是寻常”,作者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经两鬓苍苍,而在朝为官、在郡为政,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淡然态度,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颔联“重归谢客中书省,又送山涛吏部郎”,作者再次辞官回到家中,又被送去吏部任职,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中的频繁流动。 颈联“三入承明身最忝,十年兄事分偏长”,作者三次进入中书省,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有所作为,感到愧对自身;而与友人十年友情,其兄事之也格外深厚。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有所作为的遗憾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尾联“喜闻辞日留前席,莫算多时住水乡”,作者听说友人辞官的消息后感到高兴,希望他能留下继续在中书省为官;但同时也不要过于留恋官场,不要算计过多,早日归隐水乡。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鼓励,也流露出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通过对作者自身经历和友人辞官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仕途的淡然态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友情和人生感慨的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共叹蹉跎两鬓苍,立朝为郡是寻常。
重归谢客中书省,又送山涛吏部郎。
三入承明身最忝,十年兄事分偏长。
喜闻辞日留前席,莫算多时住水乡。
作者介绍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年兄

    读音:nián xiōng

    繁体字:年兄

    英语:my elder brother

    意思:科举制度中同榜登科者称为同年,互称年兄。主试人对所取中的门生有时亦用此称唿。
      ▶宋·马永卿《懒真子》卷五

  • 承明

    读音:chéng míng

    繁体字:承明

    意思: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汉·刘向《说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谓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
     

  • 事分

    读音:shì fēn

    繁体字:事分

    意思:职分;名分;身分。
      ▶唐·元稹《叙奏》:“经制度,明利害,区邪正,辨嫌惑,存之则事分着,去之则是非泯。”
      ▶宋·王禹偁《官舍书怀呈罗思纯》:“同年事分几般同,墨绶逶迤一

  • 偏长

    读音:piān cháng

    繁体字:偏長

    意思:(偏长,偏长)
    一方面的特长。
      ▶唐·韩愈《与袁相公书》:“又习于吏职,识时知变,非如儒生文士,止有偏长。”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夹带怀挟》:“或驳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