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学仙二首》 存道忘身一试过,名奏玉皇乃升天。

存道忘身一试过,名奏玉皇乃升天。

意思:保存道忘身一试过,名上奏玉皇大帝就升天。

出自作者[唐]韦应物的《学仙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有道士求神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通过描述一位道士在一块巨石下修炼的故事,表达了追求真理、坚守道义的重要性。 首先,诗中描绘了道士在巨石下修炼的场景,这种环境象征着艰难和挑战,需要道士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坚持下去。道士在这种环境中修炼,不仅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更是为了修炼自己的内心,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其次,诗中提到了道士通过试炼后升天的事情,这表明道士的修炼得到了回报,也说明了修炼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那些未能坚守道义的人的批评,告诫他们要珍惜时光,不要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迷失自我。 最后,诗中还提到了古代三兄弟在深山读仙经的故事,这个故事强调了道义和修炼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能够坚守道义的人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道义和修炼的重视,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坚守道义,追求真理。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有道士求神仙,灵真下试心确然。
千钧巨石一发悬,卧之石下十三年。
存道忘身一试过,名奏玉皇乃升天。
云气冉冉渐不见,留语弟子但精坚。
石上凿井欲到水,惰心一起中路止。
岂不见古来三人俱弟兄,结茅深山读仙经。
上有青冥倚天之绝壁,下有飕飗万壑之松声。
仙人变化为白鹿,二弟玩之兄诵读。
读多七过可乞言,为子心精得神仙。
可怜二弟仰天泣,一失毫厘千万年。
作者介绍 朱淑真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关键词解释

  • 玉皇

    读音:yù huáng

    繁体字:玉皇

    英语:Jade Emperor

    意思:
     1.道教称天帝曰玉皇大帝,简称玉帝、玉皇。
      ▶唐·李白《赠别舍人臺卿之江南》诗:“入洞过天地,登真朝玉皇

  • 升天

    读音:shēng tiān

    繁体字:升天

    短语:羽化

    英语:be raised to the skies

    意思:(参见昇天)

     1.上升于天界。
      ▶

  • 忘身

    读音:wàng shēn

    繁体字:忘身

    意思: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
      ▶汉·贾谊《治安策》:“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

  • 过名

    读音:guò míng

    繁体字:過名

    意思:(过名,过名)
    与实际不相副之名声。
      ▶《墨子•经下》:“或过名也,说在实。”
      ▶孙诒让间诂:“过名,谓过之而成是名。”
      ▶《宋史•职官志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