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致仕后戏酬留守牛相公 并呈分司诸寮友。》 炮笋烹鱼饱餐后,拥袍枕臂醉眠时。

炮笋烹鱼饱餐后,拥袍枕臂醉眠时。

意思:烤笋煮鱼饱餐后,拥有袍枕手臂醉眠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初致仕后戏酬留守牛相公 并呈分司诸寮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南北东西无所羁,挂冠目在胜分司》,是一首表达诗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南北东西无所羁,挂冠目在胜分司”,诗人表达了自己不受任何束缚,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颔联“探花尝酒多先到,拜表行香尽不知”,描绘了诗人参加科举考试和拜见官员的场景,表现出他的自由和无拘无束。颈联“炮笋烹鱼饱餐后,拥袍枕臂醉眠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吃饱了鱼肉,穿着袍子,枕着手臂醉眠,表现出他的闲适和自在。尾联“报君一语君应笑,兼亦无心羡保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兴趣。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兴趣,表现出他的独立和自由精神。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自由和无拘无束精神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北东西无所羁,挂冠目在胜分司。
探花尝酒多先到,拜表行香尽不知。
炮笋烹鱼饱餐后,拥袍枕臂醉眠时。
报君一语君应笑,兼亦无心羡保釐。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饱餐

    读音:bǎo cān

    繁体字:飽餐

    短语:吃光

    英语:play knife and fork

    意思:(饱餐,饱餐)

     1.尽量吃;饱饱儿地吃。
      ▶元

  • 烹鱼

    读音:pēng yú

    繁体字:烹魚

    意思:(烹鱼,烹鱼)
    《诗•桧风•匪风》:“谁能亨鱼?溉之釜鬵。”
      ▶毛传:“亨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亨鱼,则知治民矣。”亨,“烹”的古字。后以喻治民。
      ▶宋·王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