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蓦山溪·扬州全盛》 帆锦两明珠,罥蔷薇、月中嬉语。

帆锦两明珠,罥蔷薇、月中嬉语。

意思:帆锦两个明珠,缠绕蔷薇、月中游戏语言。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蓦山溪·扬州全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扬州的历史为背景,通过描绘过去的繁华和现在的落寞,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 首句“扬州全盛,往事今何处。帆锦两明珠,罥蔷薇、月中嬉语。”描绘了扬州过去的繁华景象,如今已无处可寻。用“帆锦”比喻繁星点点的夜景,形象生动,让人想象到扬州夜晚的美丽。而“罥蔷薇”则让人想到蔷薇花丛中的嬉笑声,充满了青春和活力。 “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云屿。临烟渚。”这里用“朱衣白面”形容扬州人的风采,而“公子似神仙”则描绘出一种优雅而神秘的气氛。登临烟渚,即登临扬州的烟波江渚,进一步描绘出扬州的美丽和神秘。 接下来的“兰舟归后,谁与春为主。吟笑我重来,倚琼花、东风日暮。”则表达了作者对扬州的深深怀念。兰舟即船的美称,这里借指船只。倚琼花则表达了作者对扬州的留恋和感慨。 “吴霜点鬓,流落共天涯,竹西路。高阳侣。魂梦应相遇。”最后,作者感叹自己如同流落天涯的旅人,但希望自己的灵魂可以在梦中回到扬州,与那些曾经的繁华相遇。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感慨,表达了对扬州历史的思考和对时间的感慨。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扬州全盛,往事今何处。
帆锦两明珠,罥蔷薇、月中嬉语。
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云屿。
临烟渚。
狂醉成怀古。
兰舟归后,谁与春为主。
吟笑我重来,倚琼花、东风日暮。
吴霜点鬓,流落共天涯,竹西路。
高阳侣。
魂梦应相遇。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月中

    读音:yuè zhōng

    繁体字:月中

    英语:ides

    意思:
     1.月亮里。亦指月宫。
      ▶唐·骆宾王《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黄庭内景经•高奔》“高

  • 蔷薇

    读音:qiáng wēi

    繁体字:薔薇

    短语:野蔷薇

    英语:rose

    意思:(蔷薇,蔷薇)
    植物名。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

  • 明珠

    读音:míng zhū

    繁体字:明珠

    短语:蓝宝石 宝石 绿宝石 玛瑙 红宝石 瑰 珠翠

    英语:bright phearl

    意思:
     1.光泽晶莹的珍珠。

  • 两明

    引用解释

    1.称日、月。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故以熊熊灼灼,炫两明而仰七曜;纷纷沐沐,承五烟而带三灵。”

    2.指 汉明帝 、 晋明帝 。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 周鲁 二 庄 ,亲昭夜景之鉴; 汉 晋 两 明 ,并勒丹青之饰。”

    读音:liǎng mí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