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龙吟·昔人风调谁高》 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

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

意思:听到自己将车一天,都门外、送车有多少。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水龙吟·昔人风调谁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古代名士二疏归乡的赞美和对其潇洒人生的向往。 首句“昔人风调谁高,二疏盛日还乡里。”是对二疏的赞美,他们年轻时的风采无人能及,在盛日选择回归乡里,是作者对潇洒人生的向往。 “公卿祖道,百城围尽,争传佳事。”描述了当时公卿们为二疏送行的盛况,人们争相传颂二疏的佳事,是对二疏的极高赞扬。 “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描述了二疏离京时都城门外车水马龙的送行场面,进一步展现了他们的受欢迎程度。 “今世无工,尽置之勿道,焜煌处、独青史。”作者对当下社会感到失望,认为当今世上没有像二疏这样的人物,因此只能把他们的事迹记录在史书中,独自闪耀。 “佳甚东阳山水。是昔时、钓游某地。”作者借二疏的家乡山水,表达了对自然风物的喜爱和向往。 “风流脱似,洛中耆老,一人而已。”是对二疏潇洒人生的赞美,他们像洛中的老人一样,风流潇洒,令人敬仰。 “好为霞觞酹,正庭阶、彩衣荣侍。”表达了作者对和二疏一样洒脱的人一起饮酒的向往,希望有朝一日能和这样的人一起举杯庆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二疏归乡的赞美和对潇洒人生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物的喜爱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当下社会的失望和对洒脱人生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人风调谁高,二疏盛日还乡里。
公卿祖道,百城围尽,争传佳事。
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
今世无工,尽置之勿道,焜煌处、独青史。
佳甚东阳山水。
是昔时、钓游某地。
风流脱似,洛中耆老,一人而已。
好为霞觞酹,正庭阶、彩衣荣侍。
便明朝有诏,启门解说,值先生醉。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送车

    引用解释

    1.送行之车。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后汉人》:“ 郭林宗 来游京师,当还乡里,送车千许乘, 李膺 亦在焉。” 宋 苏洵 《送石昌言使北引》:“﹝ 石昌言 ﹞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建大斾,从骑数百,送车千乘。”

    2.送葬之车。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送葬》:“言送葬者多,送车千乘。 汉 剧孟 葬其母,送车五

  • 凡几

    读音:fán jǐ

    繁体字:凡幾

    意思:(凡几,凡几)
    共计多少。
      ▶宋·刘克庄《水龙吟•寿赵癯斋》词:“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然数百年来,相遇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