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 四十四字成。》 我归应待乌头白,惭愧元郎误欢喜。

我归应待乌头白,惭愧元郎误欢喜。

意思:我们回到接待乌鸦头变白,惭愧元郎误欢喜。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 四十四字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通过乌鸦的形象和故人的反应,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无法归乡的惆怅。 首二句“南宫鸳鸯地,何忽乌来止?”描绘了乌鸦突然飞到南宫鸳鸯地的场景,这个开头让人感到一种意外和不寻常的气氛,引出了诗人的惆怅和思乡之情。 接着,“故人锦帐郎,闻乌笑相视。”通过描绘故人的反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故人的“笑相视”,表现出他们对乌鸦的到来感到惊讶和好奇,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诗人的理解和同情。 然后,“疑乌报消息,望我归乡里。”诗人通过乌鸦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归乡的渴望。乌鸦常常被视为不祥之鸟,但在这里,诗人却希望乌鸦能带来归乡的消息,这种矛盾的心理表现出诗人的复杂情感。 最后,“我归应待乌头白,惭愧元郎误欢喜。”诗人通过“乌头白”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无法归乡的惆怅和愧疚之情。诗人觉得,自己应该等到乌鸦白头才能归乡,这让元郎误会了诗人的心情,诗人因此感到惭愧。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乌鸦的形象和故人的反应,巧妙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无法归乡的惆怅。同时,诗人的语言生动形象,使得整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宫鸳鸯地,何忽乌来止?
故人锦帐郎,闻乌笑相视。
疑乌报消息,望我归乡里。
我归应待乌头白,惭愧元郎误欢喜。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乌头

    读音:wū tóu

    繁体字:烏頭

    短语:薄荷 牛蒡 香茅 蜀葵 群芳 葵 石松 芒 萍 毒麦 细辛 景天

    英语:aconite

    意思:(乌头,乌头)

  • 惭愧

    读音:cán kuì

    繁体字:慚愧

    短语:无地自容 问心有愧 愧 惭 羞 耻 自惭形秽

    英语:ashamed

    意思:(惭愧,惭愧)

     1.因有缺点、

  • 欢喜

    读音:huān xǐ

    繁体字:歡喜

    短语:嗜 耽 爱不释手 好 喜 爱好 爱 希罕 欣赏

    英语:joyful

    意思:(参见懽喜,欢喜)

  • 应待

    读音:yìng dài

    繁体字:應待

    意思:(应待,应待)

     1.应接;接待。
      ▶《墨子•非命上》:“外无以应待诸侯之宾客,内无以食饥衣寒。”
      ▶《韩诗外传》卷十:“为宾客莫应待邪?则行人子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